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一张报纸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一张地市报的容量更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照片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让新闻照片在报纸上成为亮点,是每个摄影记者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依笔者之管见,地市报摄影记者也可以挖掘出精品新闻。
一、新闻摄影照片要有地方特色。地方报纸摄影图片要有生命力,就要走进百姓生活,展现地方特色。好的摄影图片不但是拍出来的,也是跑出来的。如何跑出有地方特色的图片新闻,那就要看地方记者的“跑功”。
2002年初,浙江省委明确要求: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力争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不能就学或辍学”的目标。丽水在浙江省是最不发达地区,有许多贫困学生,这正是丽水的特色。于是笔者认真地去做这个在浙江省很有特色的丽水本土新闻。在拍摄过程中,当高考贫困生的困难以各种姿态呈现在笔者面前时,当他们咬牙坚持追求梦想的脚步触动笔者的心灵时,他们那种在逆境中乐观、坚强的精神让笔者万分感动。笔者没有理由不拍好,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呐喊,笔者要把高考贫困生的艰难生存状况告诉全社会。当组照《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倾力去帮助》于2002年7月22日发出去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但在读的中学生受到了感染,而且许多市民和老板深深地被学子们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其中一位刚刚从监狱里出来的读者也给笔者报道的贫困生捐了1000元,有一位退休干部捐了1000元,有一位青田的企业家资助了6位贫困生,金额达5万多元。这组照片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新闻摄影图片评比铜奖。
二、换位思考让地方新闻图片“活”起来。如何让地方新闻图片活起来,应该像做强文字报道一样,要有换位思考能力。2006年10月,笔者采访见报的一组新闻图片《幸福花园里的民工鸳鸯生活》,就是通过对新闻源进行换位思考,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后所报道的一组比较成功的新闻图片。这组图片报道见报后,在广大的读者和摄影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普遍认为这是一组新闻性强又有视觉冲击力的好图片。这组新闻图片在丽水日报当月的评稿打分时,被评报小组评为特级稿,并被评为浙江省2007年度新闻摄影年赛金奖、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分析这组新闻图片的成功之处,笔者认为就是通过对新闻主题进行提炼,并进行分析换位思考后,以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并用抢眼的视觉表现手法所得到的结果。
三、做好地方新闻图片的策划。随着网络的兴起,报业的外部竞争更加激烈。在新的媒介格局基础上,新闻图片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受众对于新闻图片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新闻报道必须通过精心的策划,为受众提供质量上乘的新闻图片大餐。二是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来解决。
2006年12月10日,一个大型“关注”活动启动,笔者同特刊部记者一起,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和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此次活动历时50多天,关注的百位留守老人是农村最困难的留守一族,他们渴望社会给予关爱。笔者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了图片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为了给留守特困老人募捐更多的善款,我们又于2007年1月27日至28日在市区中山街将百名留守特困老人图片进行集中展出。短短两天图片展,数万群众前往观看,数千群众募捐,共筹集44630元,衣物5万多件,分别为106位留守特困老人送去温暖,社会反响很好,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该图片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摄影艺术作品评选金奖。
作为地市报记者,对本土新闻了解更深,同本地人交流更易,如果深入探寻,有可能从本土耳熟能详的新闻资源中挖掘出世人未知、想知的图片新闻,将其做大做好,为传播本土新闻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上一篇: 论人体摄影的美与性
下一篇: 艾未未:现实更需要我,我无意怀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