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每一年的记者节我都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因为中国的记者节是最没有生气和令人自豪的节日了。甚至还有不少业内人士和外界人士都不知道中国有一个记者节,悲哀乎!
笔者从事媒体许多年,深深感到记者这个名称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渐渐地没有了那往日的神圣,没有了那往日的纯洁和辉煌。更有的记者对身在其中而厌倦,但是又有那么多的同行们又身在其位只能谋其事.......。难啦,做一个好记者难,做一个平庸记者难,做一个谋利的记者更难。
20多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办新闻系的时候,那时的学生都很天真地认为新闻媒体的功能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舆论监督,记者代表着社会良知,新闻的根本原则是真实性、准确性、平衡性。但是,今天当媒体走向市场,有的已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企业时,我们是否还可以按照传统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义给记者定位?
今天,一些新闻学院把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目标,修改为培养传媒人才。更多的新闻学院把本应该是商学院开设的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搬到了新闻学院。未来的新闻记者走进今天的新闻学院课堂,弄不清新闻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界限在哪里,弄不清新闻与媒体的差别在哪里。应该承认,一些坚守新闻核心价值要素的新闻教育工作者不顾媒体的商业化大潮,在课堂上坚持传承新闻学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但是,理想终究不等于现实。商业媒体社会里,记者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仅仅为养家糊口而日夜四处奔波的人。为什么这样忙碌?媒体一旦成为企业,一旦要追求经济效益,其投资者和所有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就是要想方设法用最低的投入和成本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最有效减少投入和成本的办法就是减少媒体人力资源的投入。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呢?广告和发行人员不用减少,因为多半媒体对广告发行人员不发工资,这些人是靠销售提成。唯一减少的人员投入是记者编辑队伍。用最少的编辑记者数量和投入获得轰动的封面文章、丑闻报道和独家新闻。
新闻媒体的卖点是新闻的真实,出售的商品是真实。与此同时,媒体的竞争点是速度和时效,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媒体对记者编辑投入的减少意味着很多新闻没有经过认真的核实程序。
媒体走向市场和人才市场化的好处是,记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媒体加盟,记者可以通过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新闻为那些弱势群体说话。然而,现实却又使他们常常陷于尴尬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本身也是弱势群体。曾经有人问笔者之一:如果你现在是中国一家媒体的总编辑,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曰:强化新闻工作的忠诚感和自豪感。中国媒体的投资者、老板、老总们,每年热热闹闹地开会研讨,充满了对前途的希望和自豪感。但是,他们的雇员是普通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商业的大潮下,已经失去了这两个感觉。如果我是一家报纸的总编辑,我就要把新闻工作者作为媒体的核心人才。但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在趋于商业化的环境里,中国的一部分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考虑如何养家糊口的人。
中国大概有近百万新闻工作者或者媒体从业人员,但接受调查的43%的人没有任何劳动合同,没有工资、没有工作证、没有记者证、没有社会保障。有的干了半年,也没有人发给他工钱。其生活和工作的窘境不比那些在北京打工的民工好多少,甚至未能签劳动合同。一些媒体的老总在回答为什么不跟记者签劳动合同这个问题时,曾得意地回答说,“我为什么要跟他们签劳动合同?不签合同,我一年可以省几千万元。”没有劳动合同和固定工资的记者意味着他们没有身份、没有社会保险,他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稿子或片子刊播。否则,他这天或者这星期就没钱吃饭,没钱付房租,更没钱去找女朋友。要想让自己的稿件和片子被采用,必须做得比别人好。好报道的标准就是能首先抓住编辑的眼球,诸如丑闻报道、名人新闻之类。丑闻做得越大、名人做得越响,被采用的篇幅就越大,报酬就越多。结果在这种媒介环境中,公众看到的新闻就越来越离奇,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脱节。许锋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众多的记者把新闻事业看得无比神圣或者把当一名记者看作无尚光荣和无比骄傲时,有些新闻媒体的做法却让不少记者寒心。中国的《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可是,在一些新闻记者为其他人的劳动合同和劳动纠纷奔走讨回公正时,他们自己的劳动合同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可是,当前很多新闻媒体的老总并非不知道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概念,不和记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根本原因是一旦签订就要支付一笔社会保险费,而且今天买了,他明天走了,不划算。那么记者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呢,不稳定,或者没有归属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记者有一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危机感,不敢得病,更不能得大病,很多记者怕老,等老得跑不动的那一天,谁来给他发工资,因为没有劳动合同,因为自己一直在法律之外徘徊,因为有关执法单位对新闻记者好像格外“通融”.有关劳动监察部门对个体企业的劳动监察力度很大,并时常成为社会的热点,而对于记者的权益保障,也许是不知道,也许知道却没放在心上,在劳动权利保护方面,如果按照百分比统计的话,记者可能比民工好不了多少。
眼下一部分新闻记者正在变成新闻民工,连一些基本的权利都缺乏。调查显示,他们中享受病假的仅占10%、享受产假的仅7%。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记者们疲于奔命,工作辛苦,而与此同时,媒体为了省钱,新闻采编人手不足,老手匮乏。为什么有的媒体不愿意雇用年纪大的记者?因为他们不仅担心老记者动辄要核实新闻、平衡新闻,反对新闻炒作,同时也有经济上的原因,雇用一个资深记者每个月可能要付1万元钱,而雇用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才二三千元,如果用一个新闻实习生,则一分钱都不用出。由于年轻一代的编辑记者生活在这种没有劳动保障的工作环境中,没有年薪和固定月薪,主要是靠稿费收入,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新闻报道的煽情、片面、忽略、夸张、造假。不少媒体是实行临时聘用制,被聘用的记者大多来自各个单位,原先的身份或者是干部、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那么他们就有人事档案的归属问题,而目前很多媒体的做法是,对于他们的档案不闻不问,就是被原单位除名的,也没关系。再加上不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一旦发生劳动纠纷,这些记者只能苦水往肚里咽。《新闻记者》杂志曾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单位的新闻从业者中,已死亡的平均年龄仅为45.7岁,其中患癌症死亡的比率高达七成二,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龄为44.2岁,一半的新闻从业人员处于患病的状态。
上一篇: 摄影艺术与现实生活
下一篇: “四化”追求下的手机摄影前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