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在新闻摄影中,对焦不实的虚照片大量存在,有些还成为千古名片,比如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诺曼底登陆,虽然对焦不实,图片发虚,影像模糊,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可信度,反而更能体现现场的气氛。但是,如果这个瞬间是摄影记者摆拍、导演、凭空捏造、篡改、误导出来的,即使它对焦再实,构图再完美,它都成为一个“虚镜头”。
从新闻的生命来看,真实性虽是一种人为把握的“软素质”,却是每一张新闻照片必不可少的硬条件。由于相机具有高度的写真功能,可忠实地再现事物的形态,因此,人们才信任它,图片新闻才有文字新闻、美术作品所不及的独特感染力。对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领域的动态性新闻,无论有无事实基础,都不应用摆布、导演的方法去拍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通过导演制造“新闻”是彻头彻尾的骗局;有事实依据,但时过境迁,用导演方法“再现”,对受众同样是欺骗行为。
二
在数码影像时代,数码影像系统的无所不能向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发出了挑战。
2003年3月3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头版上刊登一幅照片(见图三),由该报资深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发自伊拉克前线。照片上一名伊拉克男子怀抱着孩子从人群中试图前行,被一名持枪的英军士兵抬起手来制止住。这张照片被认为构图严谨,现场气氛浓烈,是一张难得的新闻照片。然而第二天,《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份声明,承认这张照片是由布莱恩·沃斯基用电脑合成的。当把这张照片放大6倍观看时,发现在英国士兵腿部的前后,有重复的影像。《洛杉矶时报》随即宣布,解雇这位已从事新闻摄影25年并曾获得过“加州新闻摄影协会2001年度最佳摄影师” 称号的布莱恩·沃斯基。
作为摄影的一种,新闻摄影由于与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因此呈现出与普通摄影不同的特点。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讲,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现场纪实性上。这里讲的“现场”是指特定时间里某一个特定场所,它有着严格的限制。也就是说,新闻图片必须拍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或者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脱离了现场拍摄的图片,就不是我们要谈及的新闻摄影。①新闻摄影工作必须受到现场规律的严格限制,试图打破现场的时空界限,只能丧失新闻的真实性。只有对客观形象进行真实、细致和形象的描绘,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从而达到传递新闻的目的。
在新闻摄影中,同时还涉及到“摆拍”问题。摆拍除了干扰被拍摄对象的自然状态之外,还包括对原有的环境进行改变和清理。在早期的新闻摄影中,干涉被拍摄对象的行为以便拍摄出令摄影师满意的作品似乎算不上不道德的行为。但现在,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样的做法已经背离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2000年8月30日,在举世瞩目的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夕,《悉尼先驱晨报》在头版刊登了由该报记者肯达尔·希尔和琳达·莫里斯合作采写的文章《奥运新项目:藏匿无家可归者》。文章指出,悉尼市政府为了在世人面前维护悉尼的良好形象,在市内中央商业区(CBD)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付那里的无家可归者。在这篇文章刊登的同时,在头版最显要的位置,还刊登了一幅该报摄影记者斯蒂芬·西维特拍摄的照片(见图四):一名无家可归者深夜露宿在中央商业区内的一个巨幅广告牌下。广告牌上,澳大利亚游泳名将索普睁大的双眼,注视着读者,而那位无家可归者则显得那么渺小、可怜。
图片刊登后,自然引来人们对无家可归者的同情。但是,同时也带来业界人士对这张新闻图片的质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媒体观察》节目指出,这张照片不像是摄影记者在夜里抓拍到的,有摆拍的嫌疑。
经过该报调查,这张照片确实是摄影记者斯蒂芬·西维特花了20元钱“买通”一名无家可归者特意睡在这个广告牌下拍摄的。
斯蒂芬·西维特被揭摆拍无家可归者照片的行为,给《悉尼先驱晨报》带来名誉损失,降低了该报新闻报道的信誉。他的行为也同时违反了该报的规定:摆布采访对象及付钱给采访对象。《悉尼先驱晨报》为此特意向读者道歉。《悉尼先驱晨报》在强大的压力下,决定给摄影记者斯蒂芬·西维特停职一周的处分。
三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了关于新闻摄影的条例,对电脑制作图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2005年10月,在“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暨‘华赛’高层论坛”上,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并得到中央和地方百余家新闻单位的一致响应,共同制定出《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向全国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十条公约,促使我国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促进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健康发展。在《公约》中写到:尊重新闻摄影采访规律。用科学、正确的采访方法拍摄新闻照片。特别是在事件性新闻摄影的采访中,尊重新闻事实,不干涉被采访对象,坚持“抓拍”。反对在新闻现场“摆拍”、“组织加工”和“策划新闻事实”等违背新闻原则的做法。在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中,不对新闻做影响事实的“拔高”、“移花接木”和“无中生有”描述。在新闻照片的后期制作中,除必要的影调处理外,不对新闻照片进行影响事实的电脑修改和暗房加工。
不可否认,“虚镜头”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新闻摄影在公众心中的信誉。当人们“眼见为实”的信念动摇后,新闻摄影应该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有了存在下去的价值。否则,多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如何能如实地看到我们今天的经历和生活?
上一篇: 观念摄影想表达什么?
下一篇: 从齐白石的虾说到摄影的人文精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