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评《德国一中学发生枪击案》

万智炯

玻璃的阻隔和反光,使外在主体的上下两端产生虚实变化;头像游离而飘渺,身体仍在坚硬的现实当中;还有一本书,名叫《给一名亡者的情书》。

阴霾的天像极了二战电影中常见的空镜头,沉郁、有点透不过气。树木枝桠的剪影衬得天空异常深远,若干模糊面容在缓缓流动的云雾中隐现;这是逝者仍在空中不安的张望,留恋的徘徊吗?

然而,每个人最终转身离开时,都是在无知无觉中消逝的,甚至感觉不到死亡来临。所谓生命的含义,仅对活着的人而言;但每一个鲜活生灵的离开,都将再次提醒生者正视这种含义的存在,并,要尊重它。一束黄色信札点缀的黑皮书把焦点拉回现实,生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体味和诠释。

这是一次对话,虚与实的对话,亡者与生者的对话,生者与生者的对话,生者内心的对话,摄影师内心的对话。摄影师恰好找到合适形式,把对话表现出来。这种方式源于音乐,唤作复调,指同时展开两个或若干个声部,它们尽管完全合在一起,仍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多重的曲折意义,在复调形式的对话中自我呈现,复杂但不含混。

十六条悄然飘去的生命背后,人们还将继续咀嚼生命的漫长无序,寻找的迷惘,失落的平静,或者,大喜大悲,一切可能存在的意义。他们,还没来得及体味,就如同那团随风而奔的云,轻轻地散开,又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于众生,更多的体会可能是“沉重的肉身”。




上一篇“偷偷摸摸拍不出好作品”

下一篇宛平影像城,纪实充先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