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明代的董华亭其昌先生是书画大家,学问、鉴赏亦是国内一流水平,当时在万历朝担任翰林院编修制诰讲读官,朝野间名气大得很。放到今天,完全称得上国学大师。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董先生个人出资辑刻了一部历代书法丛刊,一共16卷,名曰《戏鸿堂法帖》。初刻为木版,纸墨拓工皆精良也。刚一投放市场,惹得四方争购,供不应求,“以高价求之而不得”清代碑帖学家张伯英评价说:“香光既负盛名,此帖风行一时,《停云》《郁冈》悉为其掩。”王梦楼亦云:“古今法帖以粗漫传神者,惟《法帖》及木板《戏鸿》。”
  后来,董氏入楚时,不料所带木版为乡人焚毁。董玄宰只好重新以初拓重刻于石,谓之石刻本。由于急于求成,摹勒失真,拓亦草率,可以说是粗制滥造。董先生原以为既然市场供不应求,石刻本肯定会像木刻本一样热销。谁知进入市场后,石刻本价格顿减,几近滞销。难怪清代书家王澍在《阁帖考证》中批评道:“《戏鸿堂法帖》,董思白以平生所见真迹勒成十卷,惜刻手粗恶,字字失真,为古今刻帖中第一恶札。”
  若论名头,论职位,董其昌不谓不大。然而,市场不认名头,不认你这个“翰林院编修制诰讲读官”董大腕。何也?余以为,明代是以毛笔为书写工具,从孩提开蒙到童生、进士,无不以毛笔书写文章,其中懂得书法三昧的人呈普遍状态,社会上秉承唐宋以来形成的价值标准,容不得董大腕以次充好。因此说,好的书帖在朝野确有广阔的市场。识货的人多了,认的不是名头或官职,认的是真、优、美的艺术。相反,赖货、假冒伪劣的东西就没有市场。故曰,市场不认董其昌再也正常不过了。
  联想到当今的艺术市场,就使人感慨不已。一些画家丢却美术以美为美的原则,却别出心裁地以丑为美,胡涂乱抹,画的人物是人如鬼,血口大嘴;有的“书家”追求阿赌物,左扭右颤,皆标榜为“创新”或者“前卫”。故为名气舍得花钱肆意炒作;有的急先恐后,打破头地去争什么协会主席、副主席。这些书画家心里很清楚,名头就是银子,职务就是金钱。一旦“出名”或者“当官”,就取得忽悠市场的资本,任凭书画价格飙升,自己闷着头在家称银子,偷着乐呐。
  当今市场为何能形成这种状态?我以为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既然缺失了传统文化,就无价值判断标准。而今的小学生到大学生,多用的是碳素签字笔,或者圆珠笔,书写自然方便,这就形成师生皆对书法艺术的不甚了解。偌大的艺术市场,消费者又有几人懂得书法艺术,大多是人云亦云,任凭一些所谓的书画家在忽悠。再丑的书画作品,经过炒作,或者名头、职务的包装,身价依然坚挺,形成了市场只认“名家”、“职位”的怪现象。
  诚然,衡量书画作品首先在名。这个“名”必须是名至实归,如长安画派的赵望云、石鲁、何海霞诸辈,如寇遐、茹欲立、党晴梵等先贤,绝不是虚火炒作的名。退一步讲,即是真正的名家,亦有神、逸、妙、能之分。然而,在缺乏文化价值判断标准之后,一切都混淆了。混水好摸鱼,假如董其昌再世,凭他的名头和职位,石刻本《戏鸿》肯定会像木刻一样走俏。(《西安日报》)




上一篇反思美术批评市场化(刘晓陶 黄丹麾)

下一篇画廊里为什么存在“价格歧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