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 妍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22年,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不断反复的疫情,中国劳动就业仍然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想去三、四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占比呈上升趋势。

虽然想去三、四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总的来看还是较小的。以这份报告的数据为例,2021年想去北上广工作的大学生占比34.1%,想去二线省会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占比39.27%,合计超过70%,说明大部分学生依然倾向于“传统”大城市。当然,此起彼伏的趋势已经隐然可见,愿意去大城市的学生占比近些年确实在下降。

这本身也属正常。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抬升,一定会改变群体的求职意愿。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大学生自身的选择也受这种规律调节。未来,如果生活成本反转,或是大城市的回报率提高,大学生的选择也可能转变。

无论大学生选择北上广、省会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有一个基本事实在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即大部分大学还是在一、二线城市。改变大学布局恐怕不会像大学生更换就业地那么容易,目前也没看到具体的趋势。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形成的社会关系、养成的思维模式都来自一、二线城市。

而这也将是三、四线城市面临的挑战,他们能不能接住这些大学生?从各地频出的“抢人”政策来看,小城市对大学生无疑是欢迎的。那么问题来了,小城市所提供的生活空间与工作环境,能不能与大学生熟悉的大城市基本呼应呢?能不能形成与大城市大体同构的运转和管理模式?这将决定这些大学生能不能舒适地融入当地环境,能不能真正成为本地人。

其实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软环境区别,大概也不外乎是讲究契约还是人情,更趋向于陌生人社会还是熟人社会。经历了高考,离乡背井来到大城市的青年更习惯大城市里相对公平的环境。小城市如果不能在一些规则塑造上向大城市靠拢,恐怕多少会令大学生缺乏归属感,对自己的人生选择也难免有一种受挫的滋味。就好像曾经的“逃离北上广”,没过多久又变成了“逃回北上广”,选择三、四线城市的大学生,一段时间后不会再迁徙吗?这恐怕也很难说。

大学生选择三、四线城市,是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求贤若渴的三、四线城市来说,还是应当做好准备,有诚意地去迎接这些大学生。大学生的到来给城市带来了机会,可见层面就是就业人口、智力资源等,不可见层面则是逻辑的改变,为了吸引、留住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小城市也得走向年轻化和都市化。后者,或许更是一笔有长远意义的财富。

(作者:夏妍,系媒体评论员)




上一篇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精品短剧

下一篇不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能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