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丰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3月12日凌晨,歌手庞麦郎的经纪人白晓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视频,说庞麦郎患有精神分裂症,已于今年初住进了精神病院。

白晓说,庞麦郎体重从130斤下降到了80多斤。庞麦郎老家的村支书透露,他曾殴打自己的母亲,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入院了。这说明,庞麦郎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堪忧。

2014年,30岁的庞麦郎因一曲《我的滑板鞋》走红。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他是一个拥有艺术理想、逆袭的小镇青年典型,但是,他的形象又是“怪异”的:“头发板结油腻,被单上粘着皮屑、指甲和花生皮”,“MV也要一遍一遍看,欣赏他动态的帅气和爆表的颜值。”

这些描写,可能基于现实,但也带有明显的猎奇。在一些人的眼光中,他可以走红,但必须是怪异的、丑的,甚至是病态的。这样才能满足那些人的心理。

很有可能,庞麦郎走红的初期,精神状态就不太好,但他也知道猎奇目光中包含的恶意。他曾经辩解,谁的床单上不会掉下头发和头皮屑?租住在那样差的环境中,屋子里有怪味,也正常不过。

但他没有能力逃脱这种猎奇。白晓说过,庞麦郎和公司签约时,公司派出几个“大汉”,强迫他拿出身份证。这种说法或许有夸张,但一边诱惑,一边催促,是有可能的。

好几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写过他,但庞麦郎也难说真的红了。到目前为止,他的微博粉丝是17万多,离真正的“明星”还差得远。他生病的新闻出来后,最有代表性的网友声音,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人”。

他没有那么“红”,但“红”带来的伤害,已经落在他身上。

这是流量时代的凉薄。

庞麦郎的处境,让人想起“流浪大师”沈巍。“大师”身份,只有他作为流浪汉时才成立,才能带来关注和流量。庞麦郎呢,一旦公司和吹捧他的人认为“怪异”是他走红的原因,就会变本加厉地消费和开发这一点,他必须怪异和“疯狂”下去。一个想过正常生活的庞麦郎,必须被制止。

庞麦郎要努力隐藏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渴望,去维持那个自恋、病态、怪异的人设。或许开始他只是在表演,但是这种表演,也让他痛苦。他后面的经历,让本就不好的精神状态加剧恶化。

悖论在于,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就连他生病本身,也会被开发,变成流量。有网友认为,白晓拍的这个视频,也有消费庞麦郎的嫌疑。这并非没有道理。白晓曾表示,想开发滑板鞋——那可能是庞麦郎在无法产生好的音乐后,新的利用价值,得榨干净。后来,庞麦郎的网店真的上线了,不过没多久,滑板鞋又下架了。

庞麦郎不会是最后一个“牺牲品”。

社交媒体赋予每一个人走红的可能,它带来的进步当然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讲,能从“流量”中收获到什么,实在是一个未知数。比如,有些搞吃播的人,因为吃得太多,已经患上严重的“三高”。

前两天,我去吃成都一家新晋网红小吃店。不出意外,门口排起了长队。有不少人一边排队一边“直播”,等取到食物,就装模作样、大呼小叫地赞叹。我承认,这让我有点倒胃口。

或许应该反思,在庞麦郎走红的这几年,我们自己到底站在一个怎样的位置?是猎奇者,起哄者,还是真的欣赏他?在流量时代,我们是否在慢慢失去自我,变成了博点击的可怜虫,抑或博点击者的工具人?




上一篇改变“拒绝文化”利于科学进步

下一篇让云端成为文艺新引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