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婧璇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近日,一篇题为《能好好用文字表达的就别生产视频垃圾》的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引发众多媒体人共鸣。该文对于时下一些流行的短视频和媒体长图融创产品,有这样的观点和看法:“转型,是用技术给内容生产减负,让精品出位,让新闻上位,让垃圾走开,而不是困在技术系统中给新闻生产者增负,熬夜头秃伤身生产那些费钱费力又没人看的产品。”
短视频、漫画、音频……新闻报道呈现的形式愈加丰富且多元化。纵观融媒体新闻产品,创意十足的精心制作是主流,取得了不凡业绩,从近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作品中可以看到,媒体融合的步伐势不可挡。但是,整体而言,其中也不乏充数之作,其水平可谓是泥沙俱下,以至有人认为,能用文字表达的就别生产视频垃圾。
事实上,在新闻报道形式、途径等不断丰富拓展的同时,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和衡量、新闻素材的筛选和剪辑等,更加考验从业者的政治和业务素养。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在保证新闻速度的同时不会不顾及新闻的质量,更不会生产出所谓的“垃圾”。
媒体融合是为了加大新闻本身的“含金量”,让读者用户获得更好的新闻产品。爆款融媒产品被大家追捧,不单是新奇的互动体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新闻立意,依托融媒产品所传递的新闻价值。决定新闻创作价值、立意高低的,从来都是新闻工作者自身。换句话说,新闻工作者自身政治、业务素养的高低,践行“四力”是否到位等,都折射在其创作的新闻作品中。
媒体融合关键在人,新闻工作者要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要警惕“技术决定论”“技术阻碍论”,莫让技术不“添彩”反“增负”,本末倒置,背离融合初衷。
上一篇: “扶志”和“扶智”还得靠名师
下一篇: 由《装台》带来的陕西文学思考 精神未断,何以突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