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如瑾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记者:年末的各类汉语盘点,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流行语的鲜活生命力;与此同时,也有诸多名家对一些低俗、庸俗的词汇表示反感甚至痛恨。您认为应当怎样看待网络流行语现象?
姚喜双: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深入人们的网络生活,并已逐步发展至线下,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不仅丰富了网络语言自身的发展,也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现形式,如“给力”“蛮拼的”“点赞”等,都很接地气。
当然,伴随着网络语言井喷式的增长,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涩的词,“屌丝”“绿茶婊”等低俗的词。这不仅对网络语言自身,更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既充分认识其对丰富语言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规范、不健康的一面。对于其使用,同样是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应按照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加以正确引导。
记者:语言作为社会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有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那么网络语言的底线和边界在哪里?
姚喜双: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应首先考虑网络语言不同层级的特点。网络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给力、点赞、接地气、正能量”等词,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其使用应得到支持,如“给力”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二是“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童鞋”等词,表义晦涩,缺乏规范,不提倡在公共场合、大众媒体中使用。三是“逗比”“逼格”等,品位低俗粗鄙,会对汉语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应予禁用。总之,网络语言使用不仅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符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则,而且要健康向上,不低俗。
此外,规范使用网络语言,还应考虑其不同使用范围。在公众场合,特别是传统媒体中,要杜绝出现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以更好发挥其榜样作用。在社会语言生活和网络空间,特别是私人交际场合,网络语言的使用边界略宽,应更多从引导的视角出发加强宣传。
记者:国家语委在引导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姚喜双:教育部、国家语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作为头条列入“重点工作”,提出要引导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健康发展。目前,我们正组织专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网络用语的分类及推荐用语规范。同时注重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监管。2013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研制调研工作,召开网络监管部门、语言文字专家、网络运营商、教师代表等参加的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题研讨会,为立法做充分准备。2016年,我们依法启动了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监管,尤其是加大对政府网站的监管力度。
学校教育是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我们从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正本清源,加强规范,以“教”促“学”,以课堂辐射课外。我们还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并将继续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书法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亲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高考中提出了“笔试一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的明确要求。
此外,国家语委委托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高校开展监测研究,对网络语言使用发展变化、政府网站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等进行专题研究。
记者:语言使用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如何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净化语言生态、规范网络用语?
姚喜双:语言文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关长远未来,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谋划推进。应充分发挥29家国家语委委员单位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语言生态的监测研究和规范引导,促进语言文字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创新监管政策,根据当前社会语言生活面临的新挑战,继续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研制调研和起草工作,使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法可依。二是兼顾协调现实语言生活和虚拟语言生活两大空间,我们将联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加强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语言文字使用监管;将联合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大对网络空间语言使用的监管力度。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及时掌握网络空间的语言生活动态,根据语言发展规律,分层分类管理网络语言生活。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对语言生活治理,规范低俗不健康的语言使用,积极向世界传递中国好声音。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加大对网络空间语言使用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语言环境,才能使亿万民众共享一片语言文明的蓝天。(本报记者 柴如瑾)
上一篇: 守护汉语表达的纯正优雅
下一篇: 别让粗俗网语玷污中文之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