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封寿炎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中国人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生活,也不沉溺于哲学式的冥想和思辨。人们的生命、思想和情感,更多在衣食住行这个日常生活的层面展开。
日前,随着H5产品《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所熟知。
正襟危坐于博物馆里,乏人问津、日渐蒙尘;化身“戏精“,则分分晋身”网红“,家喻户晓。从把握新的传播规律来衡量,《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是成功的。当然,这种思路传承有自。故宫推出的创意文玩带红了”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等一批网络语言,使创意文玩成为一项大生意。《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如果国宝会说话》两部纪录片一庄一谐,帮助文物攻城略地,大量“圈粉”。到了《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这些古老的文物更是化身为铺天盖地的表情包,深度渗透到社交网络之中。从文化传播和普及的角度来说,哪怕它是一则广告,这次传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借助“戏精“人设,文物们混了个脸熟,甚至有望晋身“网红“,这当然是好事,但还远远不够。因为说到底,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是插科打诨的谐星,而是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挑大梁演正剧的”严肃艺术家“。只不过,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它们板起脸孔演正剧,所以只好放低身段扮演一回谐星,先把目光争夺过来。现在,目光聚焦到它们身上了,观众也走进剧院了,接下来,它们最擅长表演的历史文化正剧,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吗?
对观众来说,是否把目光投向文物,这是一个意愿问题。但能否走进文物的世界,理解、领悟文物身上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除了意愿之外,还有一个门槛的问题、能力的问题。如果观众不具备鉴赏和理解的能力,跨不进这道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的门槛,那他们对于文物的关注,就只能停留在看一眼、图一乐的肤浅表层。
文物固然是“物“,但关键是“文“。调侃一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为文物”戏精“转发个朋友圈,大家捧腹笑一笑,这都很容易、很简单。但如果要真正走进这些文物的世界,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审美价值,那就没那么简单了,它要求观者具备更加系统的历史文化知识体系和鉴赏审美能力。
玉器可能只是一件把玩之物,但高古玉却被奉于博物馆里的庄严殿堂。为什么?因为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古代社会,玉器是神圣的礼器,被古人视为天与人、人与神之间的“灵媒“。在祭祀仪式上,玉器成为天人之间、人神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是国之至宝。哪怕同样是随身携带把玩的物品,在注重伦理道德的古代社会,玉器也成为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的象征——玉有五德,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同理,今天看起来硕大笨重的青铜器,在古代也是国之重器。“问鼎”的典故,就说明了鼎不但是一国之宝,而且还是一国政权的象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如果不了解中国独特的玉文化、青铜文化,面对一件玉器文物、青铜器文物的时候,就很难真正理解它、鉴赏它。
文物除了记载着古代的家国大事之外,还记载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在“文物戏精大会”里露脸的说唱俑,就相当于一扇时空大门。打开这扇大门,我们就可以走进古人色彩斑斓的日常生活。中国人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生活,也不沉溺于哲学式的冥想和思辨。人们的生命、思想和情感,更多在衣食住行这个日常生活的层面展开。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把哲学思想、文化审美、精神情感都融汇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生活艺术化、美学化,形成充满哲学内涵、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东方生活方式。比如,在文物鉴定家王世襄的笔下,人们造家具、养鸽子、斗蟋蟀、种葫芦、煮饭烧菜,这些日常生活里的琐碎事务,甚至“玩物丧志”的杂耍,都蕴含着那么多规矩和讲究,形成精深奥微的学问。这种世俗化的日常生活,因为汇聚了思想、文化和美学内涵,而使人们的肉体舒适妥帖、心灵充实丰盈,使精神情感获得栖息之地。这种艺术化、审美化的风雅生活离现代人已经遥不可及,但它们的信息和密码记载在一件件文物身上。如果观者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就可以经由这一件件文物之门,走进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历史时空。
一场“文物戏精大会”,激发起千千万万人对文物的兴趣。然而,在“混个脸熟”之后,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和模式,使人们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毕竟,谐剧虽然欢乐有趣,但要说营养价值,还得是正剧。
上一篇: 大学生不应将阅读精力集中在社交媒体
下一篇: 粗暴浮夸的网络语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