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甫祥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近日,一篇以“转转凳”为第一人称的“童话体”检讨书引发热议,作者是浙江杭州某小学四年级女生小语。原来,有一天小语在上社团课时,把坐在前面一个六年级男生的凳子挪开,使男生一屁股坐到地上。社团老师让小语以童话形式写一份检讨书,看后觉得写得很棒,就稍微修改一下发到了自己的公众号。
拉凳子本是校园常见的恶作剧,但相比严厉呵斥,写“童话体”检讨书的处理方式更能体现“对症下药”。一味地指责可能让孩子“口服心不服”,甚至滋生逆反心理。常有老师说孩子“不好管”,也间接证实了此类教育方式的“短板”。很多时候,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事半功倍。在这篇“童话体”检讨书中,小语以“转转凳”的视角将恶作剧的场景娓娓道来,看似置身事外,实则在构思及写作过程中融入了反思,实现了与情节的“互动”。这种带有主动性的“反思”,比起被动接受批评更能促使其改正和进步,还可以加强师生间沟通,减少隔阂。或许,这正是“童话体”检讨书的启迪意义所在。
(原载于南方网 作者:徐甫祥 摘编:孙晓)
上一篇: 网络语言该不该“上标题”?
下一篇: “故宫跑”的热情和虚火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