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长期“浅阅读”,很容易让我们的思维能力弱化。要让自己的思想更丰富、思考更深入,最重要的就是“深阅读”

●在实际阅读中,可以在“浅阅读”的基础上找一个兴趣点,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不断提高阅读深度,引导我们更好地进入“深阅读”状态

●在全民阅读的指引下,着力构建书香社会,鼓励爱读书、多读书,让大家先看起来、读起来。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阅读引领,积极推广“深阅读”理念

数字时代下,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使得大众获取信息几乎不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数字阅读的简便快捷和其随时性,生活节奏产生的时间碎片化,海量信息的爆炸式推送,让大家自愿或不自愿地在乘坐地铁、公交等便捷交通工具时,或喝一杯咖啡时,或等候飞机起飞时,抓紧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快速的阅读,“浅阅读”自然而然成为一种主流或主要的阅读习惯。长期“浅阅读”,很容易让我们的思维能力弱化,缺乏思想深度,要想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让自己的思想更丰富、思维更缜密、思考更深入,更好地磨炼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决断力,最重要的就是“深阅读”。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区别,深刻理解“浅阅读”与“深阅读”之间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深阅读”对阅读的引领作用,在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迫切需要倡导“深阅读”。

推广“深阅读”刻不容缓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区别。阅读深浅主要是以阅读是否深入与完整来进行区分。“浅阅读”因为读者的随意性大,往往是只知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的走马观花式阅读,它所产生的只是短暂的视觉愉悦感。“深阅读”则因为读者阅读时专注度高,所以更多是解疑释惑,它除了具有阅读带来的浅层的精神满足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自主性深度阅读,能让阅读者明事理、辨是非,培养和提高思考和感悟能力。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关系。“浅阅读”与“深阅读”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而应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浅阅读”可以是“深阅读”的先导和前奏。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默盖尔教授曾提出“阅读层次论”,他把阅读分为了3个层次,一是知识性;二是理解性;三是探索性。这正诠释了阅读是由浅入深,人们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进行泛读,从中取舍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深入探究。阅读的智慧能让读者更好的把控和区分“深阅读”与“浅阅读”的度。

“深阅读”和“浅阅读”所反映出来的是其手段和态度,阅读时我们应该在内容选取上和阅读方式的差异选择上选取最优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时,无须深度阅读,相同的,需要“深阅读”时也不应去“浅阅读”。关于期刊、报纸或是健康、指引、地图等类读物,提供的大多是参考和指引,我们可实行“浅阅读”的方式,去糟取精式的翻阅,无须投入时间去反复推敲和斟酌。而对于一些经典的书籍,毋庸置疑必须“深阅读”,并且最好进行纸质阅读。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珍贵成果,阅读经典类的书籍往往可以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紧密联结起来,从而带来全新的人生感悟。在实际阅读中,我们可以在“浅阅读”的基础上找一个兴趣点,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不断提高阅读深度,引导我们更好地进入“深阅读”状态。

积极引导阅读由浅入深。阅读关乎国家未来,如果一个国家繁荣发展,背后一定有一种文化力量在推动、支撑,那就是阅读的力量。这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可资借鉴。有研究报告显示:德国人在一整年间,阅读量在一本书以上的人群占到了90%以上。其中,阅读完10到20本的人群则达到了20%;每3个星期可阅读完一本书的人群甚至达到了25%,其阅读的书籍超过了20本。德国人爱读书尤其是注重深度阅读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除了在全社会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还要更多地关注“深阅读”问题,加强阅读指导,净化阅读空间,提高阅读专注度,为读者“深阅读”创造良好条件。当阅读尤其是“深阅读”成为该国全民精神文化风尚时,民富国强、众安道泰就不再是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石。

如何更好推广“深阅读”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全民阅读,各类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民阅读的氛围更加浓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通过全民阅读推动“深阅读”具有更加优越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在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民阅读新媒体、新技术支撑,提升全民阅读内容供给能力的过程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推广“深阅读”,这将为全民阅读活动注入新的能量和新的气象,为真正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全民阅读推动“深阅读”。如今,全民阅读已经深入人心,今后,应继续在全民阅读的指引下,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下,着力积极构建书香社会,着力培养公众阅读兴趣,鼓励爱读书、多读书,让大家先看起来、读起来。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阅读引领,积极推广“深阅读”理念,引导读者把书拿起来、读起来,进行深度阅读,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在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风气。此外,还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进行不同层级、不同方式的精细化阅读指导,比如对于青少年的阅读,我们可以依据这个年龄层的心理,为他们做好分类阅读指引的工作,多给他们推荐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的书籍供其阅读,不断扩展和提升他们的阅读层次和格局,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滋养。

积极完善各类阅读设施、机构和组织建设。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社会教育的设施和对象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书馆、书店等阅读场所大力发展,以及各地终身教育中心的设立,都标志着我国全民阅读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要把“深阅读”与终身教育理念相结合,加大全民阅读设施的建设,加强在繁华地段、人员密集场所各类阅读场馆的建设,普遍建立健全各类学习型组织,共享阅读资源,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去阅读,更多地自发走进图书馆、书店、书屋等这些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进行自主阅读,推动“深阅读”逐渐成为阅读主旋律。

新媒体、新技术助力“深阅读”。把“浅阅读”种种弊端简单归因于新媒体、新技术,把“深阅读”等同与“书本阅读”的观点都是偏颇的,阅读“深”“浅”的核心还在于对待阅读的态度。事实上,新媒体、新技术同样也可以为“深阅读”提供重要技术条件,我们要充分将新媒体、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便捷性运用到“深阅读”过程中,丰富“深阅读”的阅读体验,加强“深阅读”的阅读效果,不断提升“深阅读”的阅读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上一篇综艺“清流”如何在 网络视听时代行稳致远?

下一篇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