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凌 刘璇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原标题:“凡尔赛文学”:一种建构与解构的话语对抗

2020年5月22日,豆瓣用户“小奶球”创建“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凡尔赛文学”(下文简称“凡学”)被正式命名,此时其仅限于小众群体。2020年11月初,新浪微博作家认证账号“蒙淇淇77”发布的偶像剧式情感语录被网友翻出,“凡尔赛文学”“凡尔赛终结者”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走进大众视野,后经网络发酵与媒体传播,“凡学”正式出圈,演变为一场人人皆“凡”的网络狂欢。“小奶球”最初以“凡尔赛”一词嘲讽那些“用‘朴实无华’的语气表达高人一等的感觉”的人,她是将“凡尔赛”定义为“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凡人”所分享的人设和精致生活既是他们想象中的生活的投射,更是一种炫耀式或虚饰性的自我表达。同时,更多“看客”群体则开始不断解构“凡人”对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自矜式表达。“凡学”的建构关乎当下一部分青少年群体的生活追求与想象,而对它的解构则体现了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对于张扬与推崇身份、地位、财富等行为的不满,两者构成了一种对抗式关系。

“凡学”是2020年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现象,相关学术研究、文献相对缺乏。一些非学术性的新闻报道或评论类文献认为,“凡学”是一种物欲追求,一种炫耀性消费,总体上对之持否定态度,希望“反凡尔赛”。比如,易之批判它是一种新的拜金主义;宋金波认为,凡尔赛文学虽是对毫无遮掩、大大咧咧的炫耀的一种否定,但本质仍是炫耀;黄西蒙把它看作一种虚伪浮夸的表演、模仿和讽刺;王广燕呼吁真诚简单,反对浮夸炫耀,等等。本文则尝试从学理层面分析“凡学”的兴起及其裂变式传播,“凡人”们的自我建构,来自受众的现实解构,“凡人凡语”建构与解构中的对抗式话语表达,以及这种对抗性文本引发的价值反思、身份焦虑与社会认同等问题。这对于深入理解“凡学”亚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凡学”现象的兴起与裂变式传播

“凡学”的最初创意来源于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描述的是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王后奢靡的贵族生活,表现一种华丽精致的宫廷生活方式,后来网民用“凡尔赛”指代在社交媒体平台低调炫耀奢侈精致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行为,其炫耀方式由过去的庸俗露骨转向相对曲折隐晦。

“凡学”的最初阵地主要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主要表现为在看似无意、实则有意中展示“凡人”们奢侈精致的生活,并暗示这只是他们的普通日常生活,或者借一些辅助表情包展现他们对优渥生活和优异外貌的不在意。比如,“今天老公又买了一辆××,我都跟他说了家里有三辆××了,阿姨外出买菜都够了,可是他就是记不住”这句话看似在吐槽自己老公不关心家庭琐事,实则炫耀家中有多辆豪车。因此,有人把“凡学”的内容概括为“漫不经心的做作、故作困扰的炫耀、欲拒还迎的责怪”。“小奶球”最初使用“凡尔赛文学”一词只是为了“嘲讽那些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的人”。“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则以微信朋友圈、豆瓣社区中的“凡言凡语”作为案例,研习凡尔赛文学的符号建构,教人们如何辨别“凡学”。

而真正将“凡学”带进大众视野的是微博用户“蒙淇淇77”。2020年11月,该用户在微博空间频繁发文,称自己家住大别墅,难过的时候只在维多利亚港哭,家里雇用的保姆英语达六级水平……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艺术化夸张、美化,甚至捏造,营造出一种“高级”人生感,也折射出一种扭曲的金钱观与价值观。其言论带有浓厚的凡尔赛意味,其经典语段被网友们活用到各种场景中,使得凡尔赛文体迅速增殖,由此开启了一场“凡学”网络狂欢。“凡学”的网络热度引发主流媒体的竞相报道。比如,《南方周末》报道的《“凡尔赛文学”:关于身份与财富的想象》,界面新闻发表的《“凡尔赛文学”冲上热搜是怎么回事?》,澎湃新闻追问的《上热搜的“凡尔赛文学”,到底是啥》,等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将“凡尔赛”亚文化现象扩散至各行各业社会群体中。截至2020年11月底,“凡尔赛”和“凡尔赛文学”的百度指数日均值分别为25519和38714,同比上升4361%。

“凡学”现象不仅存在于社交媒体平台,还广泛存在于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比如,小红书、脉脉和知乎社区都被普遍认为含“凡”度较高,它们依次是女性凡尔赛、职场人凡尔赛以及精英凡尔赛的代表。

小红书是以女性用户为主体的App,其中的“凡尔赛”主要表现为物质炫耀。在小红书空间进行秀物时,用户面临两难境地:高调炫富会引起观众的集体吐槽,但如果不秀,其所购买的物品则无法让人知晓,所以他们以看似低调的方式进行变相炫耀。曾有一位用户秀出自己的某奢侈品牌皮包后,又表示自己太穷,不经常背这个包,没法把它当日常生活用品。然而,她所秀的其实是一款限量版名牌包,价格惊人。该用户虽然表面说自己穷,但实际用意在于展示自己的限量款包。

在脉脉职言区,职场人往往通过自曝求职身价抒发自己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迷茫,以征求大家的建议。但在很多情况下,那些留言求建议和安慰的人却通常“身价不菲”,系事业有成的精英人士。有“凡人”曾在脉脉社区留言:“我和老婆都是北京土著,孩子2岁,房子北四环一套、北三环一套、二环内两套,南三环一套,理财存款700万,这些够养老吗?”楼主看似在求大家解答疑问,实际上却完成了一场炫富。

不同于小红书和脉脉社区对物质财富和职场成功的炫耀,知乎社区则显得“超凡脱俗”,更多呈现的是精神世界的“凡尔赛”。比如,知乎社区有一条问帖:“出生在有钱人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一位答主未直接正面回应,但通过讲述自己与一位农村姑娘相遇的故事,娓娓道出自己优渥的家境和不平凡的学历见识,基于家庭和财富的优越感在其中尽数体现,网友们也显然在第一时间嗅出了其中隐含的炫耀意味。

可以说,“凡学”现象最初起源于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一些常见的隐形炫耀现象,随后逐渐在各种网络社区中进行裂变式传播。这种“以平静淡泊的口吻,‘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的网络文体,在亿万网友的围观、调侃、嘲讽和解构之下,引发了又一场网络狂欢”。

“凡人”的自我建构与受众的现实解构

“凡人”们所制造出的凡尔赛文学在一股解构浪潮中演变为一场网民狂欢表演,全网参与使之形成一种大众娱乐文化。凡尔赛文学成为作为生成者的“凡人”与作为破坏者的网友的超话焦点,反映出消费社会时代的社会心理,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等问题。

(一)“凡人”:虚幻身份的建构者

1.自我建构的虚拟表演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们在不同的情境框架中会利用符号进行欺骗性的“自我”表演。如今,网络社交媒体空间成为人们自我展演的主要场所,网络社交场所所具备的某种程度的匿名性及其展演空间的公开性驱动人们将现实身份、地位、财富、学识等社会资本进行理想化修饰,以期重构自我。人们依据自我的经验结构选择表演方向,而其经验结构又区别于社会既定的规范和准则,因而“凡人”们往往将理想化表演框定于大多数人不可企及的地位、财富、学识、爱情等,表演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凡学”的表达性“装备”(如图片移植、符号美化、音视频拼贴等)可以美化个人网络社交空间中的日常生活。在网络社交媒体的“符号交流互动机制”作用下,“凡人”们可以即时从他人的反馈中修正“镜中自我”。如果遭遇嘲讽、挑衅或阻碍,他们就会进行自我调整,改变表达方式和程度,以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同。“凡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自我修正迎合受众,呈现更“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而且能够在虚拟社交空间中重构一种“理想化个体”之间的交往世界。“凡人”们将凡尔赛文学作为符号/话语,在网络自媒体、社交媒体空间的前台呈现出个人对身份、地位、财富、学识、爱情等社会资本的不屑一顾,在现实生活的后台则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对这些地位、名利的真实渴求。

欧文·戈夫曼将这种表演动机视作“印象管理”,即通过戏剧技巧表演、美好形象呈现塑造自我认同,以及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凡人”们在网络自媒体、社交媒体空间进行完全或部分的包装正是一种自我现实身份认同匮乏的表现,他们通过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制造幻象进行自我安慰和“替代性满足”,以弥补现实生活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焦虑。这就使他们迫切地寻求观众的认同,并以他人的认同强化自我认同。然而,基于虚拟表演而建构的理想的自我形象与社会现实经验往往不相协调,主体的自我求证历程往往会被无穷无尽的困扰所萦绕。在这一过程中,想象的“事实”、虚幻的表演所构建的虚假认同的结果往往是造成主体的异化,从而使主体坠入迷网之中,在虚幻的自我迷恋中忘乎所以。“凡人”们的虚拟表演因而也往往受到观众的群嘲、戏仿,引发全民狂欢。

2.自我迷恋的镜像误认

雅克·拉康认为,“人在前语言阶段便有了自我意识 ,并建立起一种‘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种意识到的‘自我’一开始就不是真实的,它不过是一个虚幻‘镜像’”。镜像认同“既呈现了主体与由他人所构成社会情境之间的空间辩证法,也呈现了主体在自身发展或历史中的时间辩证法”。主体通过预期产生将来,通过回溯产生过去,而这种预期与回溯使得主体被虚幻、被异化。为此,主体对自我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误认。镜像认同中带来的“误认”即本属于想象的东西被当作现实,本属于外在形式的东西被内在化,就像镜前的婴儿一样,它本来是支离破碎的,却在视觉的格式塔下完成了自我的整体性认识,并预期这一完整性形象是属于自己的,但这只是一个想象的理想主体,这种误认只能带来主体的“异化”。

“凡人”们有意识地编码加工被展演的文本,以形成自我镜像误认或主体的自欺,并制造他者误认假象。他们认为,仅仅是名包名表、豪宅轿车这类物质意象的反复组合式炫耀远远不够,虚伪与矫饰、炫耀与浮夸,很容易被戳破。他们相信,人们更喜欢(哪怕是伪造的)真实感,在这种真实感中,才会赢得他者的认同(误认)。因此,“凡人”们在展示权力、地位、金钱、爱情时,要规避虚伪浮夸给人们带来的反感情绪,规避会给自身人设减分的“土豪”属性。因而,“凡人”们的炫富显得更含蓄。比如,抱怨对自己拥有的名牌包不满意,买了一辆高档轿车故意说颜色不好看……总之,他们通过展现一种高档精致的物质生活或高雅的精神文化,间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伪造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让观众误认为这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从而获得被尊重感、被认同感。

(二)受众:现实主义的解构者

1.价值观对抗

人们普遍反感抱怨式谦虚、自我贬低式谦虚和直接炫耀的“凡人”话语策略,其中对抱怨式谦虚的容忍度最低。“凡人”们展示身份、地位、财富、爱情等社会稀缺资源的同时,进行自我贬抑或表达虚伪式谦虚,其背后的炫耀意图引发了网友的普遍不满甚至怨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贫富差距、阶层固化问题突出,社会阶层流动性不足,而全球疫情的蔓延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广大网友身处这种社会环境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对“凡人”们的炫耀往往产生抵触情绪。网友借“凡学”亚文化话语形式与“凡人”们展开对抗,以滑稽、幽默、戏仿的话语表达抗议,拒绝其凡尔赛式炫耀行为。

同时,“凡人”们所炫耀的并非其真实状况,他们的话语表达中常常掺杂夸张化、浪漫化的虚幻浮影,透露出崇尚权势、财富、地位的扭曲价值观,这与我们所推崇的主流价值观相悖。因而,观众乐于拆解“凡人”的虚伪炫耀,并以主流价值观对其加以匡正。“小奶球”在“凡尔赛学研习小组”的社区简介中提到,“如果能让凡po们(‘凡人’)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中的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到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质上,而不是刻意营造一种虚伪的、代理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发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里所表现的是对于“凡学”亚文化的一种批判、指导姿态,“小奶球”自己也频频以戏谑式话语进行抵抗,消解其偏颇的价值观念。

2.破坏之后的自我肯定

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促成了自我的形成,“凡人”与受众之间构成的差异对受众的自我认同有一定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了“镜中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社会差异与互动形成的。“凡人”与受众在社交媒介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换,通过关注、点赞、评论等行为实现互动交流,受众窥探到“凡人”的“高级”生活,并将之与自身处境进行比照,两者的明显差距让受众体验到明显的心理落差。而一旦“凡人”们的“高级”人设被破坏,他者被否定,受众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心理满足。当“凡人”们虚伪的表演被揭露后,受众解构了“凡人”高人一等的面目,并会对“凡人凡学”所持有的偏颇价值观进行批判,对“凡人”悉心经营的人设予以鞭挞。在“凡人”参照系的人设变动中,受众不再否定自我,他们起初的自我降级转向自我肯定。

“凡学”与“反向凡学”:一场对抗式话语表达

起初,“凡学”仅是一种拜金主义式的对物质财富的炫耀,但随着网友纷纷造句、复制和戏仿“凡学”文本,“凡学”一词演变成对拜金炫富的调侃与解构,如“现在有疫情,不能坐飞机,没办法自己开着飞机去,老费劲了,还得和空管局打声招呼”,这种戏仿句式不过是句玩笑话,没人当真,但此时的“凡学”文体已失去了其初始意义,演化成一场网络狂欢。网络社区、社交媒体乃至其他大众媒体成为主流消费文化与“凡学”的对抗场地。比如,豆瓣社区既汇总各类“凡言凡语”,也鉴“凡”与拆“凡”;社交媒体空间既存在各式各样的“凡学”创作,同时也存在更多拆解“凡言凡语”的符号与言说。造“凡”与拆“凡”现象本质上是“凡人”和受众之间的一场对抗式符号/话语表达。

(一)生成与建构:“凡学”要素与信息有效率

网友总结,标准的“凡学”构件有三个要素:“先抑后扬、明贬实褒,自问自答(并喜欢在评论区里‘统一回复’),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借助他人之口来称赞自己。”“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即以抑伸扬,以贬衬褒;“自问自答”,即以一次或多次自我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营造出一种众星捧月之感;“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即借他人之口称赞自己,而“凡人”们则进行“谦逊”地否定。网友总结的典型“凡学”起初往往是表现出淡淡的忧伤,抱怨生活或者工作不顺,然后自问自答,在看似不经意间炫耀自己,但语气要带有一点点难过或者无奈,包括运用“笑哭”“捂脸”或其他表达负面情绪的表情包,进行自我贬低。同时,“凡人”善于巧妙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动态时,他们往往刻意露出一些高档小区、品牌旗舰店、跑车4S店、国际机场、高档餐厅、头等舱休息室、豪车名牌等的标志,并且在评论区自导自演,假装回复“你怎么那么细心就注意到×××了呢”,由此衬托出个人消费或生活的档次。

“凡学”走红网络后,更多人加入“凡尔赛学研习小组”中,在“凡学”三要素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总结为所谓教材或心得。他们将凡尔赛文学的表达阵地从社交朋友圈扩展至更广泛的场所,扩大了“凡学”的普遍适用性。比如,豆瓣用户“唧唧富唧唧”将“凡学”三要素重新调整为:不必要的自我贬低、不必要的他人视角的夸赞,以及低信息有效率,并对各要点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描述;用户“zoe”指出,“凡尔赛”指标与对象有关,并将新的指标加入“凡学”的计算公式中。

“凡学”话语的信息有效率通常不高,其话语表达多辅以一系列与表达主题无关的定状语,虽在语法结构上作为枝叶部分,但其最终呈现的篇幅却让人不能忽视。“凡人”们通常表达抱怨、责备等负面情绪,意在炫耀和求得点赞,却进行一系列铺垫,将所讲述事件中的各要素加以夸张化、理想化处理,如补充知名品牌、不必要的地点等炫耀的要素,最后再以自我贬低式话语收尾。“凡人”们表达的符号或话语信息量较大,但有效信息不过寥寥数语。“凡人”们善于以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自我粉饰,通过定状语淡化炫耀成分,制造出一种无意识的自我呈现假象,表面看似在质疑与否定自己,实则为借用反问、衬托等表达手法,在平淡叙述中强化自身某些特质。

(二)戏仿与收编:反向生产“凡学”

由于凡尔赛文学所表达的拜金、炫富、张扬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悖,刚进入受众视野便遭到解构,受众常常以模仿、嘲讽、戏谑等娱乐化语言对抗“凡学”所传递的价值观。受众常以复制、拼贴与模仿的方式,反向生产并解构“凡学”。“复制”为“凡学”兴起初期常用的一种收编策略。网友们起先是通过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传播这种新兴的文化形态,照搬“凡学”经典案例。其后,网友们摘取和汇编“凡学语录”,将其与新的应用场景进行拼贴组合和戏仿,以此种方式戏谑他们所鄙视的原“凡学”文本。比如,网友们将“蒙淇淇77”的“我在”“刚好要走15分钟”等言语插入到各种现实生活场景中,如“从宿舍到教学楼5号楼,刚好要走15分钟”,“从他的总裁会议室到我的总经理办公室刚好要走15分钟”等。而后,网友们依照“凡学”三要素开始造“凡”,利用“凡学”的句式结构开始戏仿,生成批量的“凡言凡语”。微博空间甚至发起了“凡学”模仿大赛,各行业、领域模仿创作“凡学”作品,“凡学”被应用于各种实时热度话题。这种造“凡”与拆“凡”,基于符号的拆解、拼接与重组,使得“凡学”亚文化话语更容易被识别。

人们在洞悉“凡学”的话语构成和特质后,戏仿出其变异的话语表达形式,即“反向凡学”。“反向凡学”沿用凡尔赛文学的话语三要素,但戏仿的目的从炫耀转向自嘲。以夸张化的铺垫性符号或语句开头,以相反的现实性符号或语句作为结尾,由此揭露“凡人”人生背后的现实场景。例如,网友在豆瓣发文称:“在法国待的时间太久了,现在肠胃只喜欢吃法餐,这是法国的朋友给我带来的法式面包,还是老味道,让我想起了在巴黎的感觉”,并配图国产品牌的法式软面包。这种“反向凡学”解构“凡学”原本的炫耀意味以及高人一等的暗示,转而将其还原为表达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对“凡学”亚文化进行“收编”。

价值反思:身份焦虑与社会认同

“凡学”中建构与解构的话语对抗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争夺,不仅是对于身份、地位、财富、学识、爱情等社会与经济资本推崇与否的辩争,更是一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观念冲突。“凡人”们以夸饰性的符号或话语进行自我炫耀,网民狂欢折射的是看人皆“凡”的心态。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经济衰退、社会生存压力加重等在“凡人凡语”的刺激下,徒增受众群体的身份归属与社会认同焦虑。身份焦虑即“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性”,受众主体在与“凡学”亚文化断裂时产生了“心理、观念和行为的冲突和焦虑体验”。

“凡人”们基于消费符号解决身份焦虑与社会认同危机,以物质消费搭建社会身份,填补身份认同的焦虑,实现社会地位的跃升。鲍德里亚认为,“以商品消费为主导的消费社会取代了原本的生产型社会,消费从原本的物的消费转变为符号的消费,成为一种纯粹的象征行为”。“凡人”们以一系列代表地位、欲望、财富、品位的物或精神象征符号衬托个人身份地位和生活品质,借助这些符号价值彰显并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博取他人认同的同时,强化自我认同。这种认同危机源于“再度急剧的现代化过程”,人们在快速转型升级的现代消费社会中无所适从,在扑面而来的物质与文化娱乐消费中失去自我归属感与意义感。同时,“凡人”们试图通过展示其理想群体的消费符号来达到某种对应的美学标准,并向那一群体的消费符号与审美趣味靠拢,以此消解他们之间的趣味区隔。这体现“凡人”群体迫切脱离其原本社会身份的愿望,但在事实上他们又缺乏彼群体的文化、审美和社会资本,只好通过物质财富和生活的外在炫耀,获取他人认同和自我认同。然而,“凡人”们的外在符号展演与其所模仿群体的生活并不贴合,两者之间的文化区隔使其无法完全了解彼群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因而往往制造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炫耀场景,使其身份焦虑与社会认同的不安全感暴露无遗。

除去社交媒体空间充斥着的“凡人凡语”外,也不乏正常的展演文本被人们当作“凡学”范例的现象。比如,正常的个人作品展示被当作凡尔赛式显摆,引发受众羡慕甚至嫉妒心理。这意味着并非仅仅虚伪的“凡学”炫耀刺激受众的神经,一些在正常的符号与言语表达中显露财富、学识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受众的心理失衡,造成看人皆“凡”的“泛凡学”现象。“凡人”们呈现的理想生活状态与大部分受众的现实生活状态形成对比,受众在这种心理落差中产生自我质疑与否定。同时,现实社会中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强化了人们的贫富差距归因倾向,即将这种贫富差距归因为出身、社会限制等外在因素。这种倾向降低了人们对于社会流动可能性的估量,反而易造成社会固化。在这样一种失望情绪下,人们容易展现出对于炫富群体的敌意和仇恨,以及对自己所处社会地位或群体的“怨恨式认同”。在消费社会时代,网友们掀起的“凡学”狂欢并非仅是网络社会稍纵即逝的娱乐盛宴,其背后折射出的青少年群体的身份焦虑,乃至更广泛社会群体的认同问题则更具有持久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结语

在当下消费社会时代,“凡学”是“凡人”们掀起的一场自我社会身份建构与受众戏谑性解构相交织的网络热潮。“凡人”们以凡尔赛符号/话语呈现或建构个人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试图借这种完全或部分的自我包装在公开、半公开或完全匿名的网络媒体空间实现自我“美好”形象的塑造。但由此而来的自我形象、身份建构及价值认同不过是外界消费产品或空间镜像下的自我误认,而受众也看穿了“凡人”们“抱怨式炫耀”的实质。“凡学”中诸多虚饰和夸张的炫耀式表达助推了过度物质化和拜金主义式消费膨胀,引发受众的强烈反感,因而部分受众试图通过深入剖析“凡学”,解构“凡人”们所搭建的话语表达框架,以完成一种对抗性发声。“凡学”中建构与解构的话语对抗暗含两者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但其背后所折射的则是“凡学”亚文化主体与受众群体共同面临的身份焦虑和价值认同问题。

这种群体性的普遍焦虑与认同缺失现象应引起我们反思。这一现象可以放置到现代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消费社会交织的时代背景中来考察。随着网络空间后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以物质财富、身份与社会地位作为个体衡量标准的扭曲价值观也在滋生与蔓延,并成为一部分人谋求更多经济、社会文化资本的手段。“凡人”们迷失在炫耀性物质消费和虚幻的自我身份建构之中,借助于外在的物质化符号塑造自我身份,并试图获取社会认同;而受众群体则在由观看“凡人”表演而来的巨大心理反差中进行戏仿式解构,以获取解构之后的某种自我认同和满足感。为此,“凡人”们与受众群体皆应公正、客观地做出自我审视,适度地表达自我,保持话语理性和价值理性;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应给予“凡学”亚文化群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客观理性的对待,以有效消除“凡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莫言想和年轻人“聊聊天”,为何要去开个人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我们该为满屏yyds而担忧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