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石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事件】 一批网络不文明用语被列入负面清单

【观点】 媒体应承担好文化传播的职责

近日,中国记协把“卧草”等一批网络不文明用语列入负面清单,倡议媒体和网站不使用、不传播。此举无疑是对网络低俗用语的一次“亮剑” 。

汉语历来具备典雅等特质。随着网络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汉语言文字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加生动而丰富。由于一些网络语言高度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心理,其中不乏新鲜活泼、富有创意的词汇,因为表达上形象,接近社会心态等原因受到热捧。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语言的河流中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比如“尼玛”“屌丝”和“逗比”等语言也频频成为使用广泛的流行语,成为一些青少年的口头禅,甚至也开始在一些媒体上“露面” 。这种格调不高的语言也污浊了社会的语言环境。

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媒体的责任当然至关重要。媒体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也负有很强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功能,因而网络语言的净化和发展自然也是媒体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不仅不应出现低俗网语,更应在语言使用上积极发挥规范和引领作用,做良好语言环境的倡导者、守护者。为此,各级各类媒体必须加强自律,借助自身传播优势,进一步明确在文化传播中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担当社会道义,千万不可迷失方向。具体地说,媒体应明确自身位置,承担其传播文化的职责,充分展现中华语言文化的精神魅力,坚决地向低俗的网络语言说“不” ,助推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同时,抵制网络低俗语言,也不能忽视公民责任。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有一个“麦克风” 。某种程度上说,网络语言环境其实也是培育中国好网民的“第一粒扣子” ,做一个合格的网民首先应从不低俗开始,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审美趣味,谨言慎学,完善自我,自觉用文明的标尺来规范自己的语言,网里网外都做文明人。




上一篇重温中山装的文化自信

下一篇地铁“丢书” ,至少让公共场所读书不显“异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