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农历新年伊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邀三位中青年评论家云聚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陪您一起过大年,与您一起品评央视春晚。三位评论家分别从春晚的舞蹈、曲艺、创新等不同角度阐发各自见解,有赞誉、有肯定、有争鸣、有遗憾,希望让您的春晚精神大餐更加甘之如饴、回味无穷。
金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舞蹈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万众瞩目之下,我们迎来了2021辛丑牛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的分量依然很重。开场歌舞《节日》是东方歌舞团的保留创演范式,群星荟萃,重磅推出,所表现出的异国风情与本土风格同在“节日”的主题中完美结合,老中青艺术家齐上阵、异常火爆的歌舞场面一下子抓住了观众,吸睛又点题,热烈且明快。
舞蹈《茉莉》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清丽、恬静、优美的情景,这些也正是我们努力追求、向往的,唯美的舞风、曼妙的情调带给观众审美的享受。它的旋律与舞姿给人一种暗香浮动的感觉,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类纯舞作品作为“春晚”上的亮点,充分证明了舞蹈作为一种关乎人性的艺术,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向老百姓传播,一方面,这正是众多职业艺术家一直在不懈努力的目标:缩短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为什么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一抹绿色的《茉莉》这样打动人?
“春晚”中的少儿歌舞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今年的《听我说》依然延续了这份热度,舞台上小演员们似一颗颗亮丽的种子、一个个舞蹈的精灵,勤俭节约的美德题旨和街舞、杂技元素的融合为这个作品增色不少,观众为他们的可爱却不乏精彩的表演点赞,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艺术受众的良好沟通。
舞蹈《朱鹮》的美首先来自它视觉上的美感,它将形式美做到了极致。这是继《晨光曲》之后,上海歌舞团连续第二年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作品创意取自原创舞剧《朱鹮》的精华舞段,每一个细节因素都运用到了极致,使得舞蹈整体展现出了精致的形式美,给人以“此舞只应天上有 ”的视觉冲击力。首席演员朱洁静饰演鹮仙,另有24位女演员扮演群鹮。从远景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飘逸灵动的魅姿,从近景画面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指尖上的轻颤、面部细微表情。简约精美的服饰配合着队形变化效果带给观众完美的视觉享受。有人将《朱鹮》誉为中国版的《天鹅湖》,编导通过从摹象再到意象的手法,充分利用其造型、律动,把鹮仙珍禽的姿容展现出来,这也是舞蹈坐拥表现性艺术的特殊逻辑,从而达到“立辞为象、立象传神”的旨趣。从飞鸟的视角看世界,由此描绘了一幅异常开阔丰富的图景,并彰显为了曾经的拥有与失却,呼唤永久的珍惜,让人感受到那种矜持脆弱之美。感谢“春晚”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支隽永如斯、清新淡雅的舞蹈。
钢琴与舞蹈《我爱你中国》、民族歌舞《万众一心》、舞蹈《吉祥、吉祥》唤起了我们的爱国情和民族志,编创与表演者具有使命感地去面对艺术、面向当代,注重创作人文情怀的熔铸与锤炼,在华人世界一年中最重要的高光时刻,用文艺的形式展现在具体作品上,既显示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人文关怀,更体现在蕴藉与张弛的表达中掩饰不住的光芒四射的艺术张力。作品如没有了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即使轰动一时,也不会流之久远。而这种力量就是保持一颗中国“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中国力量。
妙乐伊始、繁华落幕,当我们饶有兴致地把今年“春晚”作为谈资时,也看到了“春晚”舞蹈中更多的希望。从历年“春晚”不断涌现的作品与演员来看,人们的舞蹈审美观念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许许多多的人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认识了舞蹈、了解了舞蹈。近年来,舞蹈类竞演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视野,粗略算一下如《舞蹈风暴》《舞林争霸》《舞出我人生》《中国好舞蹈》《新舞林大会》《一起来跳舞》《与星共舞》《舞动奇迹》《舞林大道》《起舞吧!齐舞》等已较为熟悉。它为我们提供了民众艺术需求和未被满足的信息,从这朵涨圆的“春晚” 奇葩中引发出更多的文化思考。与往年的情状相比,它一年比一年更显成熟,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尝试与变化。舞蹈虽不像流行歌曲、相声小品那样相对通俗易懂,但也不再只是“阳春白雪”,充分体现了舞蹈一旦和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结合,就会立刻拉近舞蹈与观众的距离。我以为,舞蹈要适应电视缩短时间、改变编排,电视也要配合舞蹈多角度表现舞蹈的魅力,观众则在电视与舞蹈的这种结合中完成对舞蹈的普及与欣赏。而“春晚”中的舞蹈质量说到底在于它的文化品位,当中国的电视人和舞蹈人具有了足够的沟通与共识,“春晚”的舞蹈将为艺术画廊里注入新的色彩,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热闹过后盼回响
蒋慧明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从1983年的首届春晚算起,这一举国同庆的文艺大联欢陪着我们一路走过了近四十年,欢乐吉祥、热闹喜庆是它坚持如一的总基调。一年一度的春晚,往往是关乎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的年度热点话题的集中展示,这一特点在语言类节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内涵丰富的题材表达
相较于诸多科技创新技术的应用,及其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语言类节目的形式相对固定,唯有在内容上进行开掘和变化。今年春晚上的相声、小品节目相比前几年在数量上明显有所增加,而题材方面更可谓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以小品节目为例,贾玲主演的《一波三折》采用的是典型的“误会法”结构,现场效果绝对热闹,很难用一句话简单概括的主题里,既有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又有年轻人的婚恋矛盾,其中还涉及到了志愿者服务;《阳台》从社区主任的视角反映了疫情隔离期间的邻里关系;《每逢佳节被催婚》里其实有扶贫攻坚的时代大主题;《开往春天的幸福》里,表面上依托的细节是男女青年的感情纠葛,其实是向所有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们的由衷致敬;《喜从天降》是以魔术的形式展现阖家团圆的主题;《大扫除》紧扣了“反四风”的主题,王迅和孙涛的组合贡献了不少的笑点,同时又有讽刺力度,令人回味深思。
相声节目中,金霏、陈曦的《如此家长》描摹了当下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心理;李寅飞、叶蓬的《叫卖》则是旧瓶装新酒,以一番歌颂白衣天使的新词儿“卖布头”;岳云鹏、孙越的《年三十的歌》显然是为春晚量身定做的作品,不温不火。三对年轻人均是当下颇具人气的相声演员,有台缘儿,配合默契,能够集中亮相于春晚的舞台,实属难得。
不过,也正像秦海璐在小品中的那句台词——“格局啊格局……”——恕我直言,所有的主题,尤其是像“封城抗疫”和扶贫攻坚这样宏大丰富的时代主题,或许可以进一步开掘和探索多样化的艺术表达,而不是一味简单化地稀释进了家长里短和儿女情长,这样可能更有助于在观众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切中观众的泪点。
要流量也要质量
就在前日,看见某公众号上刊登的访谈,标题节选了常年担任过春晚语言类节目统筹的赵福玉老师的一段话:“过去的春晚首先考虑的是作品,如今首先考虑的是演员。”
确实,今年春晚的“流量明星”似乎格外多,仅以语言类节目而言,几乎每个小品都有加盟。明星自带流量,对于扩大春晚的传播力、影响力有一定意义,但与春晚的收视流量之间是否成正比,我不敢妄言,这需要确凿的数据来证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若是稀松平常的作品质量,再大的流量恐怕也难实现“用爱发电”;同理,本就若有若无的人物设定,就算是再光鲜靓丽的面孔,也无助于提升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共鸣。
套用那句“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的说法,在用“流量明星”扩充传播效果的同时,也要多花些心思认真打磨剧本,提升演技,或许后者更有价值和意义吧。
若从传播的角度看,显然几乎没有哪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能够超越春晚。与早年间瞬间“金句”风靡全国的现象相比,如今的春晚肯定越来越难办。我们毫不怀疑主创团队的初心与诚意,也由衷感激编导人员的辛勤付出,只是真心期待更多春晚“新经典”的问世。
“多屏共振”中的家国情感
刘妍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评论家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华民族情感归属与家国认知的重要纽带春节已至,春节精神上的“年夜饭”春晚如约而来。辛丑牛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是第39届。39年来,兼具家国情感集体叙事表达的春晚,陪伴一代代国人成长,成为亿万华人的集体回忆。辛丑年的春晚节目时长近五小时,歌舞类节目达六成,三个节目采用“云录制”,贴近现实生活、传播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国宝回家》《特别设计环节》感人至深。
传播:新时代主流理念
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广东,上世纪70年代末,港澳同胞回国指定居住酒店广州东方宾馆,最早在国内,悄悄地兴起了“音乐茶座”这一时尚潮流。以茶座和交谊舞形式的晚会应运而生,最初出现在1979年除夕夜。对美的追求是人们一生的修行。这一夜,一首《祝酒歌》唤醒大众的记忆。1983年,中央电视台与广东电视台联袂,现场直播首场春节联欢晚会,这是我国电视史上第一届央视春晚。2021辛丑牛年春晚,40个节目在“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观念的浸润下,营造出一派“和谐”“欢乐”“团圆”的吉祥气氛。
开场歌舞《万事如意》由塑造影视人物形象较为向上向善的佟丽娅、江疏影、陈伟霆等领衔,接着一组“地球村”内别具一格的民族性、地域性的外国传统民俗歌舞接棒亮相,起到了较好的暖场效果。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年三十的歌》,俩人一唱一和,不经意的抖包袱,瞬间将直播现场变成大型KTV点歌厅,镜头内带着红、蓝、橘各色口罩的观众和镜头外数亿看客,不自觉地被牵引,跟着集体回忆、哼唱。《向祖国报告》中四位航天总工程师,分别代表探月、载人、北斗、探火四大工程。流失在外的佛头雕塑在《国宝回家》中首次露真容。高潮零点倒数节目环节中,以新媒体抖音点击分享春晚竟达到813亿人次。新时代主流价值理念的全面下沉成功实现。
融合:多元文化观诉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使人们有机会得以思考反思。2021年,无数国人都积极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今年春晚的文化意义无疑多了一层特殊涵义。无论身处“地球村”何地,春晚都有种魔力,将人们召唤到大小屏前,凝聚和团结在此时此刻,体验全民大狂欢,融入至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想象中。无论是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对“团圆”的诉求,对圆满的渴望,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歌舞《节日》《奔跑的青春》《明天会更好》《唱支山歌给党听》《万众一心》等节目以“团体表演”方式,并不意外。但小品《阳台》《一波三折》《开往春天的幸福》《每逢佳节被催婚》等节目,演员人数有的多达10人,出现歌手、演员跨界演小品现象。主创团队一则是极力塑造典型化的“群像”,二则是通过流量明星吸引新生代观众群体。《阳台》将去年湖北武汉封城至解封这段时间,邻里守望、无私奉献精神重现。春晚前几小时,关于春晚演员和节目的话题冲上热搜,排行前十的无一不是与春晚相关的内容。
创新:5G、8k多屏全球共振
喜庆吉祥的2021年春晚大场面、名场面的呈现来之不易。今年首次采用5G时代下的8K超高清现场直播,大屏小屏心连心,线上线下相互动。如打破时空阻隔和边界的“云录制”,让观众看到了香港的“牛仔”刘德华《牛起来》,感受到周杰伦喝着古巴名酒《莫吉托》微醺的样子,领略到有着深厚艺术传承的意大利安德列·波切利、马特奥·波切利父子的《我的太阳》《抱紧我》。在全球仍在受到病魔肆虐的当下,即便是云端的相聚,感染力极强的歌声弥足珍贵。
虚拟歌手洛天依参与少儿歌舞节目《听我说》。学习能力超强的洛天依已在国内多所著名专业学院学习,且取得毕业证书。2012年出道以来,她已在多个大型跨年晚会成功表演,经验丰富,声名鹊起,且拥有大量粉丝“锦依卫”。《听我说》用AR技术绘出诗画般的田园风光,跳街舞的萌酷娃娃与上天入地的洛天依,让观众游走在真实和梦幻之间。网红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草根文化选秀节目《星光大道》2020年总冠军张心心,时装走秀《山水霓裳》节目,冰壶、雪橇、冰球、雪车运动员纷纷登上春晚大舞台,展现日常的审美和草根的力量。
苏轼曾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021这道春晚精神大餐,或能给默默砥砺前行的人们一束微光,或能给心灵一丝慰藉,正如魔术剧《喜从天降》般给人以一份意外惊喜,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营造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 牛年春节,彰显家国同心的力量
下一篇: 云端团聚,心也安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