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冠品 中国民俗文化网

 

现在壮族山歌濒临衰微边缘,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民群众对舶来文化的选择是有一个过程的,20多年前卡拉OK十分红火,而现在冷清多了!但在山歌举行的民间礼仪歌堂上,围观者彻夜不眠。
集居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域的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文山州以及广东的连山,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独特的文化,从古百越族群及西瓯、骆越部族开始,就产生了歌圩的风俗,壮语称之为“歌埠”、“隆垌”,俗称之为“歌圩”。
 “歌圩”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值时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聚集于山坡上或田垌里,对唱山歌,以山歌寻求配偶,或以山歌交朋结友,传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以歌圩文化构筑成为一种歌化与诗化的特殊文化形态。
 
壮族“嗜歌如命”
 
这种歌唱文化的风俗,代代传承,成为壮族一种特色文化,其典型就是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她是歌圩的“儿女”,是壮族山歌文化的符号、形象代表;以当代观点来说,她亦是一种品牌。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将壮族歌圩定为“三月三歌节”。每年的歌节活动,由政府主持,从农村转向都市举行,将之与改革开放的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即以山歌搭台,由经贸唱戏。后来再发展变成了影响广泛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壮族的山歌(歌节)文化推向世界。
壮族山歌特色的形成有其多种原因。一是壮族独特的审美志趣。壮族人爱唱山歌,爱听山歌,爱传山歌,把山歌当做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唐宋以来的典籍中关于壮族“嗜歌如命”的记载屡见不鲜。二是壮语音韵发达。壮语共有八个声调,比汉语的四声多了一倍。山歌是讲究平仄押韵的,由于壮语音韵发达,壮族山歌的韵律就很丰富。例如有一种“勒脚歌”不但句末字押韵,句中也有韵点,像马走路后脚踩着前脚的脚印一样,因而称“马蹄韵”,这是最独特的山歌品种。三是长期交流,取长补短。广西四周与广东、湖南、贵川、云南、越南等省及国家交界接壤,边境和边界的歌圩相当活跃。经过交融,使广西壮族山歌既有本民族的特色,又包容与吸收周边地区的韵味,形式更加丰富,旋律更加优美。
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广大农村男女青年转到城市打工,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及各种文化交流的冲击,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影响。随着广大农村传入新的文化元素,壮族的山歌文化面临断流的危势。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有志保护壮族传统文化的工作者,以各种手段对壮族的山歌文化进行积极保护与抢救。从20世纪80年以来,前后挖掘整理、编辑、出版壮族史诗《布洛陀》、风俗历史长歌《嘹歌》、田阳地区长篇情歌《欢岸》以及《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还有各种山歌专集等等。壮族民间长期流传的经典史诗、山歌和传统山歌作品被纳入文化宝库,作为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近期,列入“壮学丛书”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壮族民歌100首》,可谓百里挑一,做到音、谱、图、文、像五类元素兼容,是立体性的壮族山歌文化图书,是保护与抢救壮族山歌文化的一项可喜成果。全书分为2篇:上篇收入单声部民歌77首,下篇收入多声部民歌23首,它的出版展现了壮族原生态山歌的魅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卢万发]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

下一篇打花鞭:陇上民间鞭舞谁传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