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冠品 中国民俗文化网

 
壮族山歌濒临衰微边缘
 
2007年,广西歌圩文化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是要保护好这个项目,除了国家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之外,还需要很多条件,比如歌师的组织、歌手的队伍、歌圩的恢复、歌会的活动、经费的来源、观念的转变、传承的措施等。面对种种问题,难免令人忧虑。
现在壮族山歌濒临衰微边缘。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山歌受到一时的冷遇。电视、电影、录像、舞厅、歌厅、洋节目、洋礼仪等文化的普及和渗透,严重地冲击了歌圩这充满人情、人性的和谐功能。近30年来,广西800多个传统歌圩基本消失。电话、手机、短信代替了以歌传情的传统手法。另一方面是由于价值观的转变,民间自发的山歌活动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报酬性山歌演唱。以前无论是节日歌圩和红白喜事的歌堂,歌手们都是本着自愿义务,以自娱娱人的原则去唱山歌,而现在必须有一定的报酬他们才出门。
此外,由于打工潮的影响,壮族歌手出现断代。大量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广大农村只剩下“空巢”老人和小孩,有的甚至举家出走,关门闭户。这样一来,乡间人烟稀少,鸡犬之声零落,山歌无人唱,歌师无处传,山歌后继无人。例如南宁市武鸣县大皇后村现在仅有5个歌手,4女1男,最小年纪68岁,最大83岁,年轻人没有一个会唱山歌。这种情形是令人伤感的!
 
政府和全社会都来关心歌手
 
山歌是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民族的审美花园,是民族的团结纽带。在壮族的血脉里蕴藏有山歌的细胞和基因。目前,壮族山歌虽然面临断层、濒临绝境,但只要壮族存在,壮族山歌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民间有句“吃肉不比放炮,放炮不比唱歌”的俗语仍在广泛流传。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现在农村中的红白喜事,主家仍然需要歌手来唱歌,有的不吝出资,请在外地打工的歌手回来对歌。人民群众对舶来文化的选择是有一个过程的,20多年前卡拉OK十分红火,而现在冷清多了!但在山歌举行的民间礼仪歌堂上,围观者彻夜不眠。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腾飞,也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技艺,使其传播得更迅速、更便捷。有的家庭举行歌会,直接用摄像头把实况通过网络传给远方的亲朋;有的歌手上网,双方异地对歌,把远在天涯海角的歌友拉到眼前,大大拓展了山歌传播的范围。而光盘更是保存山歌最好的方法和载体。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乡每户至少存有5张山歌光碟,统计起来,这个总藏量是前所未有的。换一句话说,现在山歌在民间的蓄藏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这也证明壮族山歌在新形势下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存发展的态势!
有意识地将歌手组织化、活动制度化、歌会商业化。政府扶持,之后以歌养歌,最后以歌养人。这是发展与建设壮族山歌文化的一种前景。山歌是一种艺术,它的最初功能是娱神,后来逐步转为娱人。它的人员是个体单一的,分散脆弱的。它的活动除了政府举办的歌会之外,民间自发的歌会是没有模式的,质量是没有保证的,是很难走进票房市场的。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山歌不能老当“望天田”等天落雨,不能像过去那样,政府出钱、主家出钱办歌会,歌手才来唱歌,唱完领误工补贴。而是应该把山歌作为艺术产品,推向市场。这就要求歌手们联合起来,结成团体,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扣响艺术市场的大门。东兰县文化馆农民山歌壮剧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团演员全是当地民间歌手,一年四季在本县或临县的乡镇村屯演出,大受群众欢迎。队员们的经济收入也不错。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18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卢万发]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

下一篇打花鞭:陇上民间鞭舞谁传承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