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春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内容提要: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山地民族村落舞蹈形态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研究其多民族舞蹈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和变异的趋向,并且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发展对策,让这一珍贵的世界性文化遗产、即原生态的山地民族村落舞蹈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其意义是深远的。
关键词:湄公河次区域;泰国山地民族;舞蹈文化

 
一、泰北山地民族舞蹈概况以及现状分析
 
泰国北部山地有20多少数民族聚居,习惯上人们把他们叫做山地民族。这里可以说是原始生态舞蹈的海洋。特殊的地理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农耕经济形态等因素造就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其舞蹈也因此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和宗教特征。舞蹈形态集中体现了山地民族的民俗、宗教、生产、生活的状况。由于大部分山地民族远离城市文明,还没有完全受到现代文明的彻底冲击,所以很大程度上,这种舞蹈形态还处于较为原始、古朴的状态。
、从山地民族的演变历史看,他们民族的根源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主要是由于政治、经济、特别是社会动乱等原因,加之这里在当时具有较为适宜的地理环境,山地民族便在泰国北部的山地形成。相对而言,山地民族勤劳、智慧、善良而坚强,在漫长的族群迁徙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用舞蹈的形式,真实、直观地记录了迁徙过程中先辈们用勤劳的汗水乃至鲜血、生命换取的宝贵的生活、生产、战争等经验,并感召后代子孙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抗争精神来优化生存环境。由于山地民族的聚居地大都远离都市,虽然风景宜人、山清水秀,可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瘟疫、疾病时常在村落里困扰着村民以及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畜。在没有现代医疗条件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祭祀类的舞蹈来“治病疗伤”、驱除邪恶。另一方面,很多山地民族本身就处于半山农耕经济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基本上处于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刀耕火种的原始自然经济状态。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着人们的温饱,降雨量的多寡主宰着村民的衣食住行。为了来年庄稼长势旺盛,获得丰收,人们通过祭祀舞蹈来企求风调雨顺、消除虫害、祈福消灾。因此舞蹈还作为他们与上帝、祖先通灵对话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的寄托。有了舞蹈,村落头人、巫师、摩批的威严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因为他们是村落的守护着,同时也是领舞者。在阿卡、傈僳族等村落,举行仪式前所跳的舞蹈,都必须由头人、巫师或者摩批领舞,在他们家里面先跳过之后方可在全村人参与的特定场所跳。所以,舞蹈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神圣的,它跟想象中的神灵、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赋予舞蹈和祖先、神灵一般无穷的魔力。而人们只要投入到舞蹈中,也就受到了神和上帝的庇护,就会变得健康、强壮从而坚不可摧。由于受到上述各种因素影响,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舞蹈形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舞蹈形态具有较浓郁的原始宗教特征;(2)不同山地民族舞蹈形态的内涵、风格特征各异、个性特征突出;(3)舞蹈文化在民俗活动、宗教仪式里占主导。
、据调查,在阿卡族村落阿帕,会跳本民族传统舞蹈的仅仅只有20个左右,其中只有极个别知道舞蹈的名称与内涵,很大一部分村民仅仅停留在“略知一二”、“会跳一点”的层面上,25岁以下特别是在外读书或工作的人员普遍反映对本民族舞蹈甚至文化不感兴趣。例如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阿卡族牧师,他对阿卡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不屑态度很使我们惊讶。他认为,比如像丧葬仪式上的有些现象不应该保留,人死了就应该火化而不应再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主要理由有二:(1)只有信奉基督教,人的灵魂方可永生。这很显然是受了西方文化比较深的影响;(2)避免铺张浪费。如他所说,真的取消葬礼,那很显然,没有了仪式,也将没有了仪式上的舞蹈,甚至意味着关于祖先崇拜的很多民俗宗教文化形态行将濒临灭绝。但是却也有一位名叫Ajer的阿卡族学生(在清莱皇家大学英语系就读)说,他很担心:这样下去,那么再过20年,很多古老的阿帕村落文化会在眼前消失。相对来说,拉祜族村寨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小到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大到还能走得动路的老人,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舞蹈非常热衷,而中年人的很大一部分几乎都能唱能跳,能弹能吹。然而这种祭祀舞蹈现在却面临着异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例如拉祜族舞蹈组合如“拜客人”就受小乘佛教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的现象。对此,笔者在访问清迈皇家大学艺术系、国家戏剧学院等高校时,曾和这些高校的舞蹈专业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切磋。我们感到:现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泰国的传统舞蹈、孔戏等,而对山地民族的舞蹈仅仅限于了解、适当接触,而没有正式纳入课程教学的建设范围;也就是说,还没有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形成必修科目,这不能不说是令人担忧的。
 
二、泰国北部山地民族舞蹈形态以及变异趋向
 
1.村落之间文化的渗透与交融对舞蹈风格的影响
由于很大一部分村落具有多种民族杂居的特点,村落内部的不同民族、村落之间往往又在语言、饮食、风俗、音乐、舞蹈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作用,因此,其原始传统舞蹈,在保持其固有特点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在不断影响、渗透和交融。例如舞蹈在互相交融中,又派生出具有某种共性特征的另一种新的舞蹈形态。这样一来,各自民族原有的舞蹈也在不断发生变异。像傈僳族、拉祜族、阿卡族聚居的班塞村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舞蹈融进了傈僳族的弦子舞、拉祜族的芦笙舞,而阿卡族的北崇多(阿卡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其舞蹈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非常接近打歌。可以说,这是同一种类型的、但却是另一种感觉的打歌。表演时,男性舞蹈既有拉祜族芦笙舞的强劲,也不乏傈僳族打歌的潇洒帅气;女性舞蹈则既有阿卡族的古朴,又有拉祜族摆舞的柔美。而且几者交融得自然流畅,没有任何一丝生硬或做作感,具有一种艺术的美感。然而现在,在有些少数民族村落里面,除了一些较老的长者能够正确地把握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原始风格特征外,中年以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即便他们舞蹈的动作元素一样,套路雷同,但是感觉却已明显带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李延超 饶远]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

下一篇[唐启翠]歌谣与族群记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