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守永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1+10模式”是21世纪新坐标

  2008年12月,广西民族博物馆建成开放, 这是我国第5家省级民族博物馆,其他4家分别是黑龙江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内蒙古民族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如果说,云南民族博物馆在民族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话,那么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建成特别是其所开创的民族生态博物馆“1+10模式”,是我国民族博物馆进入21世纪的新坐标。

  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项目,占地130亩,其中广西传统民居文化生态展示园占地60多亩,主体大楼总建筑面积2.83万平方米。仅仅这些数据,也许一般人还是不能对这个博物馆形成准确印象。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造型像一个巨大的铜鼓,别致而极具震撼力,铜鼓展当然就是其中最大的特色了。这个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它正在建设中的民族生态博物馆“1+10模式”,即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之外,建设10个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博物馆,这几座民族生态博物馆分别是:南丹里湖怀里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丹洲古镇生态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桂北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村汉族生态博物馆、桂北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桂南东兴京族三岛生态博物馆、桂东贺州市莲塘镇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和桂西那坡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

  此外,桂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生态博物馆、桂西北毛南族仫佬族生态博物馆也已经在规划建设中。无疑,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是十年民族博物馆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2010年11月,国际博物馆大会将在上海召开,这个4年一度的世界博物馆盛会之所以能够选择在中国,其主要原因就是十年来我国在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某种程度上说,生态博物馆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从1997年正式引进,1998年建成了第一座,即贵州梭嘎长角苗生态博物馆。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建成了20余座生态博物馆,它们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在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这些生态博物馆就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村寨。

  也许您去过不少民族村寨,也到过一些生态博物馆,但是您可能并不知道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前沿话题。在未来的十年里,国家将会有更大的投入,预计会建设100个左右的生态博物馆,除了民族村寨外,还将涵盖工业遗产地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等待下一个十年

  2000年至2009年这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民族博物馆事业除了上述亮点以外,笔者认为,还留下了两点遗憾:一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仍然没有建成,二是民族博物馆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费不足制约严重。

  第一点无须多说,这是所有关注民族博物馆事业人士的心中之痛。中国民族博物馆在馆舍不能落实的情况下仍然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国外长期进行的“多彩中华”展演,宣传展示了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最大亮点。该馆还摸索建成了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现在已有30多家博物馆加入到合作网中,为民族博物馆的整体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径。

  关于第二点,有媒体报道说,内蒙古博物馆现有文物10万余件,但由于展出条件的限制,展出文物仅为馆藏文物的1/60,这是因为新的馆舍还是不能满足展览的需求。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新闻,而是我国博物馆的一个“通病”。闻名全国的故宫博物院拥有超过100多万件的珍贵藏品,而日常展出的藏品只在1%左右,大型的现代化博物馆尚且如此,中小型博物馆的情况就更糟了。为了改变这个状况,2006年,国家启动了全国文物系统“县级博物馆展览陈列及服务水平提升项目”专项规划,重点是县级博物馆及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州博物馆。遗憾的是,这项规划所提升的100多座博物馆中,仅仅有不到10家民族博物馆受益。为什么?因为提升工程主要支持文物系统的博物馆,而且要求“开展送展下乡两年以上”和“近三年月平均参观人数在2700人次以上”。大部分的民族博物馆则不具备这些硬性条件。

  对大多数民族博物馆来说,经费不足是当前制约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河北丰宁满族博物馆馆长白杰瑞告诉笔者,他们每年的经费只有20万元,除去人员工资外,连日常运转的费用都不够。

  可喜的是,从有关方面传来消息,称中国民族博物馆建设方案于去年年底已经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原则认可。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开工建设,未来十年之内,我国民族博物馆将会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等到下一个十年,民族博物馆无疑会以自己特有的室内室外互动的展览新形式、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结合的方式等,提供给人们更多更有意思的活动项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0-02-05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拉巴次旦]浅谈口头传承形式所延续的藏族文化

下一篇[杨义]从文学史看“边缘活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