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书彬 中国民俗文化网

  藏纸的“春天”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先后有三拨人“闯进”雪拉村,从此传统造纸业峰回路转。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阳光明媚。一对美国夫妇追寻藏纸“闯进”了次多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到西藏旅游的美国夫妇,是奔藏纸来的,让我们造藏纸,他们帮忙在美国销售。”已被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的村民知道了这件事,致富的激情在心中荡漾。在乡政府的组织下,有24户村民开始尝试恢复藏纸生产,但国外销售量很小,于是不到一年,就只剩下3户。

  1990年,次多家又来了一位客人,也是奔藏纸而来,这位客人就是现拉萨彩泉福利民族手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强巴尊珠。“出于对民族手工业的喜爱,我萌发了挽救、挖掘、发展藏纸的想法。以前学习生活都用到藏纸,1990年,藏纸被优先选出来进行重新挖掘和开发。”强巴尊珠说着这些,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情景。

  1995年,自治区档案馆由于档案修复、管理的需要,也主动寻上门来。这次档案馆与次多签订了藏纸购销合同,大量购买藏纸。从此,次多的藏纸有了固定的销路。但次多对此仍有困惑:“生产藏纸每年要雇8个人来帮忙,原料也是从农民手中收购的,手工纸成本不断升高,价格又没有工艺纸贵,生产面临一定困难。”

  在次多老人眼里,生产藏纸更多的是致富手段,而在强巴尊珠眼里,生产藏纸更多的是保护民族手工艺,虽然两人有诸多的不同,但相同的是两人都在为藏纸这一遗产的传承、发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2006年,藏纸生产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民族工艺和艺术品,藏纸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评论:民众的选择之美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我们从藏纸的起伏看到民间工艺的兴衰变化,而呼吁加强保护时,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藏纸背后复杂而富有启发的各种经历。详读藏纸的历史会发现,藏纸的变迁不仅是一门民间工艺的历史变迁,更是民间艺人的生活历程。从“没有土地不造纸就没有活路,有了土地不造纸也可以养家糊口”这句看似简单而朴实的民众话语可以看出,没有选择的余地到有选择权的巨大历史变化。

  民众的选择是一种美,是一种自由之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民主改革以来,我区民众不仅获得了生产资料,重要的是获得了人身自由,自由处理他们的财富和资源。雪拉村村民亦农亦工,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而不再被任意剥夺。用自主选择来谋划新生,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民众的选择是一种美,是一种发展之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民主改革以来,我区民众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基础上,多种经营,不断增加积累财富,改善生活条件。雪拉村村民享有充分发展的权利,选择加快发展奔小康,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当面对现代工业的冲击,从农工结合到精心耕耘土地,民众的选择成为一种幸福美。拥有了土地,土地可以生养他们,同时,致富手段越来越多,政策越来越好,造纸工艺自身的衰落已经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美。

  改革开放,春风劲吹,民族手工业迎来了生机,挖掘、抢救民间工艺,这也是一种美。万物因时而动,强巴尊珠出于对民族手工业的喜爱,选择对藏纸进行挽救、挖掘、发展,不断发扬和创新,这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睿智之美。

  民众的选择之美因时因地因人,从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再到现今,极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民众充分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藏纸的每一个历史步伐都踏在时代的节奏上,演绎的不仅是民间工艺的历史,更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于是我们不得不说,社会的发展也是一种美,是一种至善之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西藏日报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李将辉]阿昌族印象:史诗·祭祀·山歌

下一篇[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