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敏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内容提要:以纳西族、藏族、彝族古籍为例,总结了历史上我国民族古籍传统分类体系的特点,介绍和分析了近现代学者对民族古籍的分类方法,并提出建立适用而完善的民族古籍分类体系的粗略设想。
关键词:古籍分类;民族古籍;纳西族古籍;藏族古籍;彝族古籍
中图分类号:G2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3-0087-08
我国各民族在对本民族传统典籍的编制、整理、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分类体系。由于各民族文字创造和使用的先后,古籍文献的多寡、应用范围的大小等方面情况不尽相同,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古籍分类方法特色鲜明,却极不统一。近现代一些学者在探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为了加深对各民族古籍著述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以便系统全面地揭示其文化内涵和学科属性,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对民族古籍进行了分门别类,在民族古籍分类体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民族古籍分类法,分散收藏的各民族古籍的分类各行其事,传统的与专家的分类法并存,它们在现代民族研究和文献服务中的适用性如何,能否有效地控制和揭示民族古籍的实际,对此,提出一些粗略的认识,敬请方家指正。
一、民族古籍的传统分类体系
我国各民族在编制、整理和使用本民族传统典籍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分类体系。其中,纳西族、藏族、彝族的传统古籍众多且分类思想成熟,从族源追溯,纳西族、藏族、彝族虽都来自古羌族,但他们创制和使用的文字却各不相同,纳西族东巴文是象形文字,藏族的是拼音文字,彝族的是形声字,分别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三种类型。文字是文献的记录符号,文献的内容只有通过文字的解读才能了解。所以,我们通过对三个民族的古籍及分类特征的分析,可以掌握我国民族古籍分类体系的概况。
三个民族的古籍及分类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特征,纳西族的古籍主要是本民族的东巴教经典,其分类体系是在民族传统典籍的使用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反映了纳西族人民的宗教世界观念;藏族的古籍主要是藏传佛教典籍,其分类体系是藏传佛教思想体系分类,这种分类体系是对他民族分类体系的化用;彝族传统古籍包括“民众文献”和“毕摩(祭司)文献”两大类,其分类体系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彝族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些民族古籍分类体系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注重实用文献的类分。只要是在民族传统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文献典籍,都在分类体系中给予列类。二,各民族的分类规则各自独立,彼此不大交流,不注重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总体的理论研究。各民族传统分类体系中所列类目及对应的典籍只针对自己本民族使用的文献,有时某民族古籍收藏异处(如寺院、官方图书馆、私人图书馆等),其分类规则也各自一套。三,有关自己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典籍列类比较细致,子目划分深入,而世俗文献分类则很粗略。这与民族古籍的内容性质多为宗教文献有关,与古籍分编人员大多为宗教人士有关,与古代各民族精神生活大多局限于宗教生活有关。
纳西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使用过东巴文、哥巴文、日喜文、阮可文和玛丽玛莎文等文字,都有古籍留存。从目前搜集整理情况看,东巴文经典数量最丰富。东巴经典是东巴教经师在做道场时朗诵用的典籍,俗称东巴经。关于东巴经的类分,东巴经师在使用经书、举办各种仪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传统体系,一般按经书内容和实际用途分4大类[1](P138):第一类“尼虚俄虚奔”,即祭神灵仪式及其经典,其下按祭祀对象再分多种仪式及其经典,如祭天、祭村寨神、祭家神、祭祖、祭快乐神、祭胜利神、求寿、祭谷神、祭畜神、求子嗣、求雨、祭署、祭猎神、祭三多等。第二类“古虚阔虚奔”,即镇鬼禳灾仪式及其经典,其下分大祭风、小祭风、禳煞星、禳反常鬼、除秽、送瘟神君、招魂、抵灾、祭土皇退口舌是非、除绝后鬼、禳祸鬼、禳倒霉鬼等;第三类“失本务本奔”,即祭奠亡灵魂仪式及其经典,其下分开丧、超度等仪式及经典。其中,超度仪式又分超度将军、超度长寿者、超度什罗、超度什罗夫人、超度牧人、超度木匠、超度铁匠、超度难产者、超度贤人、超度夫妇亡灵、超度暴死者等;第四类为占卜经书,分事占、梦占、图占、物占、动物占、植物占、天象占等。
东巴教源于纳西族的原始巫教,有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点,属于原始多神教。原始社会中的纳西族先民,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在自然力面前无能为力,加上智力不很发达,分不清自然力和人的区别,于是把支配自己的自然力加以人格化,变成超自然的神灵,创造出众多神,这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由此,形成了众多的祭神经和镇鬼经,相信通过东巴举办祭祀仪式,诵念相应的经书,即可得到神的帮助——迎福免祸、驱鬼镇魔,一切妨碍人畜生存和发展、影响农作物和其它植物正常生长的病害和灾难都可被神抵御和禳解。所以,在纳西族东巴文文献中,最实用的就是这类祭祀经书,自然东巴经师将其设为大类。据传东巴教信仰的神灵多达2400余种,因此,东巴经师在祭神和镇鬼禳灾两大类下按祭祀的具体对象和仪式又分众多子目,并分别有相对应的经典,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祭祀经书体系。“祭奠亡灵魂仪式及其经典”是东巴教祖先崇拜而产生的经书,他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可以通过东巴诵念经书而得到归属,所以,在东巴经书中专设大类,并在其下设置开丧经和超度经两目。目下按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细分,并对应不同的经书。东巴教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善卜,这实际上是原始巫教重卜的本质反映。现存东巴占卜经书约数十种,[2]供经师预卜吉凶祸福时使用,也设大类。由此看出,东巴文经典分类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类,简单在于其两分法,先将世界分为人的世界和鬼神的世界二元;又将人的世界分活人与死人两类,为活人服务的是占卜经书,为死人服务的是开丧经和超度经;鬼神世界也分善神与恶鬼两类,“尼虚俄虚奔”祭善神,祈福佑,“古虚阔虚奔”镇恶鬼,禳祸灾。从这样的分类体系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强烈的巫术气息,人们还没有形成科学观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上一篇: 千年《古兰经》手抄本申请立项建馆保护
下一篇: [车锡伦]读清末蒋玉真编《醒心宝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