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敏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对彝族古籍分类问题做了多视角全方位的论证,以期使分类列目与归类更为系统化。如朱崇先和巴莫阿依两位学者,在掌握了云、贵、川三省彝区彝文文献后,提出多角度多形式的分类方法。[7](P146-166)先按版本分写本和刻本两类,又按时间分明和清。再从地域分凉山、滇南、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东、水西、水东、乌撒、广西十个地区类型。最后根据彝文书目材料,按书目所反映的学科特点,进行详细的分类列目,并在各大类下作二次复分,克服了以往不同类别层次混杂同一平面的缺陷。先把彝文古籍分为宗教、历史、天文律历、军事战争、文学艺术、医药病理、地理、伦理道德教育、农牧生产、工艺技术、哲学、译著、字书等13类,并在部分大类下再次复分,如宗教类下分11子目,历史类下分3个子目。该分类体系是目前比较系统完善的彝文古籍分类体系,经国家图书馆馆藏彝文古籍的具体分类编目工作验证,能为藏书部门的图书排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亦能为读者展示必要的学科内容。但在全面地展现整个彝文文献内容所涉及的学科面貌方面有其不足之处,因为以上所类列的文献,大部分可以说是按文献的内容学科属性归类,整个分类体系基本上也能够概括彝文古籍的全貌,但是彝族的多数古籍从形式上看是属于宗教类,可内容却当属于综合性的,例如,《作祭献药供牲经》是给亡灵献药供牲时念诵的经典,但书中却涉及了大量的医药学、人体学、哲学等知识内容。所以,该分类体系仅能揭示古籍应用的场合与用途,在准确地揭示古籍内容与实质方面有待商酌。
 
三、粗略设想
 
民族古籍的传统分类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古代民族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了古代各民族人民的综合性的生活体系,是他们对自己生存的现实社会中的事物、事件的划分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确定。只有在这样集体知识的分类体系上,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才是真实而可靠的。所以,我们应充分尊重和理解这样的分类体系,既不能拆散它们,也不能简单取代。近现代提出的民族古籍分类方法,由于编制者的出发点、时代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变化,类目列举和编排不一定能体现民族古籍的真正内涵。当然,要形成一套既完善,又适用的类分民族古籍的分类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改进。在此仅提出一点粗略的想法:
一、不管采用何种分类体系,民族古籍分类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即通过类分现存民族古籍,保护和利用各民族的文化遗产,达到传统向现代的开放,而阻止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断裂。
二、统一国内同一民族古籍的分类方法。属于同一民族的古籍,不管收藏何处,什么时代遗留下来的,是否编制过分类目录,现今都应采取相同的分类方法。改变收藏异处、整理者不同而分类体系也各异的现象。
三、各民族古籍分类法具体类目的编排,现存数量较多的部分可继续沿用传统分类体系中的类目设置,如藏族的佛教文献,纳西族的东巴经书,彝族的宗教和巫术文献等。同时,增加一些新的类目以容纳其他主题古籍,如世俗文献,可以根据现代学科进行列目。
四、不能简单套用现代图书分类法。古代民族对文献的类分主要基于对生活环境状况的认识,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分类体系,而现代图书分类法一般是以概念逻辑为工具,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建立的,用来描述和认识当今世界科学整体关系。《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寓言:
 
南海之帝为鯈,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鯈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如果我们要用现代图书分类法来类分民族古籍,可能就像给浑沌凿窍一样,不仅不能借分类之法揭示民族古籍的内涵,还有可能失去民族古籍的价值和意义。
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加强民族古籍分类体系的理论研究。有关我国民族古籍的分类目录国内外都编制过一些,通过对同一民族或相同主题的分类目录的类比,可以分析、了解和总结民族古籍分类的思想和经验,为建立完善而适用的民族古籍分类体系提供借鉴。例如,纳西族东巴经典的分类体系实际上是属于对巫教主题性质文献的分类,把它与世界上信仰巫教的其他民族的文献分类比较,既可以了解其他域外民族对巫教文献的分类思想和方法,也可考察巫教在世界各地的演变和发展。同样,藏族的佛教典籍分类体系也可与其他国家的佛教典籍分类体系相对比。
 
参考文献:
[1]张公瑾.民族古文献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2] 陶云奎.么些族之羊骨卜及巴卜[C].人类学集刊,第一卷第一期.
[3] 东嘎·洛桑赤列.藏文文献目录学(上)[A].西藏研究[J].1987,(4).
[4] 张公瑾.民族古文献概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5][6] 张庆有.浅析拉卜楞寺藏经楼藏文经籍文献的管理、利用和开发[J].西藏艺术研究.1998,(1).
[7] 朱崇先,巴莫·阿依.彝文文献分类初探[A].毕摩文化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李敏(1966-),女(白族),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文献分类。河南郑州 450052
(本文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3期第87~9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千年《古兰经》手抄本申请立项建馆保护

下一篇[车锡伦]读清末蒋玉真编《醒心宝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