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艺术的风向标到底指向何方?从艺术博览会、拍卖会上就可闻得一二,这些艺术二级市场,如同时装发布会一般引领着最新的潮流。昨天,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和“上海当代”同时开幕。这厢,艺博会大打中国牌,并推介青年艺术家;那厢,“上海当代”方向也足够明确——“发现当代”、“亚太地区项目”。不论是在哪边,主攻方向是什么,寻找新的藏家、开发新的潜力股是共同的。投资者的眼光扫视全场,谁都希望能买到一只绩效良好的原始股。
前两届的“上海当代”可谓热闹非凡,相比之下,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本届“上海当代”倒是低调了不少。但是展会内的雕塑和装置仍然以先锋的造型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用纽扣镶嵌而成的巨大舌头、草间弥生的大南瓜、用丝线垂吊起的木炭楼梯,还有在上海双年展中装饰美术馆外墙的蚂蚁,作为新媒体艺术的电子屏幕随处闪烁……所有的前沿作品都在试图讲述,“看!这就是当代艺术!”
“上海当代”及上海艺术博览会昨天开幕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2009ShContemporary,简称“上海当代”)昨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在为期4天的展会内,将有近百家画廊参与其中。
和上海艺术博览会不同,“上海当代”撇去了综合性艺术展会的全面特点,而专攻“当代”,这与前几年暴热的中国当代艺术不无关联,而它针对的收藏群体也与一般展览不同,“我们的目标更明确,发展亚太地区的收藏家。”展会总监秦思源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主题论坛:
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艺术品,迄今没有人能回答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而对于什么是“当代艺术”,也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一幅20世纪的抽象画是艺术品,一个签有杜尚名字的小便池是艺术品,一群人用身体摆成@字样也可以称之为一次行为艺术。当各类概念艺术、身体艺术、装置艺术、偶发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之后,对现代主义的颠覆之余,当代艺术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不清。
在这次ShC上,“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将被放到为期4天的论坛中深入讨论,并设有主题展览,邀请了24位艺术家以及多家国内外画廊参与,策展人之一是驻纽约与柏林的艺术家AntonVidokle。去年夏天,Vidokle想在网上当代艺术批评杂志《e-flux》上做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维基百科,但却发现很难以一个菜单结构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档案文件,因为没有办法按照“派别”来编排,“我发现,在过去的20年来,基本上没有任何明显的艺术派别出现,艺术家对派别也无多大兴趣,他们更倾向于用不同的媒介来创作。”Vidokle说,此次来沪,他将与另外两位艺术家MamiKataoka、汪建伟共同策划论坛“发现:发现当代”,试图帮助收藏家更好地解读“当代”的复杂性。他们认为,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如何定义其自身起着核心的作用,收藏家则在这个发现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私人艺术收藏与经济法则发生关联之后,也有批评家对此表示不安,澳大利亚批评家罗伯特·休斯就曾说:“当看到一幅凡·高的风景画,作为艺术家被不平等和社会不公折磨得发疯的痛苦见证,正挂在一位百万富翁的客厅里,很难做到凝视默想而不感到难受。”不过,在一个纯粹的当代艺术市场里,这样的担忧似乎显得有些过时和酸楚。
挖掘新藏家:
亚太区潜力巨大
在过去几年中,亚洲中上水平富有人群有所增长,艺术品投资也向亚洲当代艺术转向,拍卖公司也在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寻找、发展新的市场。自2007年开始举办的“上海当代”(Sch)就是希望将中国以及亚洲当代艺术的国际性市场进行整合。与同期举行的上海艺术博览会相比,它对于时尚和市场趋势感应度更敏锐,并且在数量上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来自亚太地区的画廊在50%~60%,来自于欧洲及美洲的画廊在40%~50%。
实际上,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许多欧美画廊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参加2007年的首届“上海当代”的,在银行次贷危机开始前后,博览会的气氛已经有所冷淡,日本的一些顶级画廊就没有参加去年的“上海当代”,而从今年的比例来看亚洲画廊数占了近80%,欧美画廊略有减少。因此,发展藏家显得尤为重要。
情况相类似的是,本月1日,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刚刚结束,并传出招商困难的信息,据消息称,本次共有78家国内外画廊前往参展,除常规展览项目以外,今年台湾艺博会新增的“国际邀请——东南亚特区”和“艺术开门”两个项目其中的“艺术开门”就是希望通过低价格来吸引和拓展亚洲地区年轻藏家,国内外新生代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一般在新台币1万元起至6万元之间(2000美元以内)。
有专家认为,国内的定价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当代艺术作品的虚高价格也比较普遍,这是造成藏家较少的原因。另外,对于藏家的培养,除了美术馆之外,教育普及工作显得相当薄弱,有的中国藏家到了国外的艺博会上,甚至连请柬也看不明白。一位来自韩国的画廊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韩国的艺博会有很多,观众层次很丰富,而在中国,通常只有商人才会购买艺术品。
对于“亚太区藏家发展项目”,展会总监秦思源表示:“展会的资源不仅仅来源于独立画廊或独立顾问,也不只局限于展会的这几天,我们将在全年运作这些资源,搭建当代艺术的平台。”
记者观察
收藏夹的“跑马场”
早有评论家说买卖中国当代艺术就像玩“击鼓传花”,什么时候传并不重要,传几次也不重要,但绝不能在鼓点停止的时候让“花”落在自己的手中。说当代艺术遭遇金融危机并不能解释其价格已经跌到了1/10的个中原因,几乎每一个藏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关乎“炒作”的投资概念,既然楼市可以虚高,银行可以冒着崩盘的风险放贷,艺术品投资又未尝不可呢?
但短期投资可能才是最明智的,就像在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除非有绝好的耐心和足够的周转资金,短线操作来钱更快。
当岳敏君、方力钧等当代艺术F4的笑脸在迈阿密博览会上依旧露出可悲的笑容之后,这些频频出现于各种拍卖市场的符号化作品一次次地告诉着投资者:它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增长着,货源不断,可以随时满足那些喜好奢侈品和有着强烈购物欲望的人们。但同时,它也预示着货物量过大所要带来的恶劣结果——商品贬值。作品超产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只是在埋头复制之余,中国艺术家没有学习达明·赫斯特用钻石镶嵌成头骨艺术品来进行保值,也没有像达利那样雇用画匠或在空白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大名,而像台湾某富二代那样的,因为光头能让他“好开心”而购买岳敏君、方力钧的作品的纯玩家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艺术商品的操盘手来自国外,在明星画家被榨干油水之后,它们的傻笑不再是被吹捧的“中国式泼皮”,而是“中国式尴尬”,就像被煎过的猪油,流淌着香味,但已老得掉渣。
至于艺术的风向标指向何方,从艺术博览会、拍卖会上就可闻得一二,而这些艺术二级市场,如同米兰时装发布会一般引领着最新的潮流。人们可以像购买时尚杂志般订阅到每一期的最新内容,今年的“上海当代”方向也足够明确——“发现当代”、“亚太地区项目”,寻找新的藏家、开发新的潜力股,投资者的眼光扫视全场,谁都希望能买到一只绩效良好的原始股。“上海当代”在2007年举行了第一届展会,其中的展览部分项目名为“惊喜的发现”,由艺术总监皮埃尔·胡伯策划,其目的就是为刚刚崭露头角的亚太地区艺术家提供展示其作品的机会,并将他们推向全球当代艺术体系,而结果是否“惊喜”大概只有那些曾经押宝的藏家才能切实体会到。
相关新闻
上海艺博会:商业领路,各推荐新人
9月9日-13日,2009(第十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在世贸商城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120多家画廊机构将参展此次艺博会,与几年前不同的是,今年上海艺博会大打“中华牌”,中国本土画廊就占据96家,首次达到76%,有关人士认为,这与金融危机导致海外画廊减少赴外参展不无关系。与同期举行的“上海当代”相比,上海艺博会更讲求综合性,但艺博会所具有的商业性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艺博会之商业性
金色与银色的三米大狗蹲在世贸商城的两边,如同守卫在银行门口的神兽,这是法国雕塑家奥瑞·李可创作的作品,名为《这就是爱》。9月9日-13日,2009(第十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在世贸商城举行,与同期举行的“上海当代”相比,上海艺博会更讲求综合性,但艺博会所具有的商业性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作为艺术品交易盛会,商业价值成为重要指标。就如同金银狗狗,除却雕塑胸口的一个小小的爱心,多数人会联想起俗气的“旺财”。
昂贵的艺术作品总能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在上海浦东证大广场上的《大拇指》为恺撒雕塑名作,它在2002年上海艺博会上以260万元人民币的身价被收购;罗丹著名雕塑《思想者》在2000年由法国沙耶格画廊携来参展上海艺博会之后,永久地落户在了上海,成为我国国内艺博会上最大的一笔境外作品交易。艺博会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也一次次激发着收藏者的购买欲望。
目前,世界各国举办的艺博会总数不下50家,其中最为著名的,除德国科隆国际艺博会外,还有瑞士巴塞尔国际艺博会、西班牙马德里现代艺博会、美国芝加哥国际艺博会和法国巴黎国际现代艺博会,号称“世界五大艺博会”。中国的艺博会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起,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出现了不少艺博会,其中最具规模的,当数广州国际艺博会(1993年)、北京中国艺博会(1995年)和上海艺博会(1997年),此外还有北京首都艺博会、杭州西湖艺博会、大连国际艺博会、烟台艺博会等。但发展到今日,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与国外相比并不成熟。
国外成熟的艺术博览会对参展商有严格的审查和甄选标准,比如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通常只有超过3年开办历史的画廊才有申请参展的资格。而在中国只有少数几个对参展实体的身份和参展条件有较为明确和严格的限制。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中国的画廊体制的不规范有关,很多画廊没有学术性的展览以及画家资源,只靠“卖画”为生,有的画家与购画者直接交易,造成艺术市场局部混乱。而艺博会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突围而出,画廊作为一级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目前的大型艺博会有二三十个,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组织者对艺博会没有明确的定位,仅仅把目光放在如何盈利的问题上,关心的是摊位费或交易提成。
艺博会之展览推新
而每个艺术博览会的摊位价格也并不低,比如2009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国内标准展位(3m×3m)为人民币9800元/展期,光地展位1000元/平方米(36平方米起租),东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06中国展厅A类展位费用为25000元/(3m×3m)展位。在2007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上海美术馆首次亮相,9平方米的展位需要缴纳一万欧元,而像巴塞尔这样的艺术博览会并不是缴钱就能进入的,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委会进行严格的把关,当时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没有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看作是简单的商业销售,希望通过这个国际化的重要舞台与世界各地的策展人、收藏家、美术馆博物馆的负责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而“品牌”的建立对于参加艺术博览会的各个机构来说也相当重要,或者说“推荐新人”成为重头戏之一。
1999年第30届巴塞尔艺博会上,香港精艺轩画廊、法国法兰西画廊、西班牙波利葛瓦夫画廊等都推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有邱世华、王晋、张晓刚、严培明、朱嘉、庄辉、蔡国强、陈箴、张培力等。作为一种“文化推手”的作用来看,亮相艺博会的确能带来更多的声誉。
因此,近年来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始举行青年艺术家的推介展,除了以评选活动增加学术性之外,也与高校合作,直接将年轻艺术家推上展示的舞台。这也是在市场的驱动力下的一次预先投资。
上一篇: 红木收藏价格回涨 高端红木仍有空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