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行情在金融危机中骤然滑坡,一些“不当代”的画家很高兴:“瞧瞧,他们不行了吧!这种东西没价值,完全是炒作!”


  谁画贵 围着谁


  但我们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不应该用市场行情来作为评判“当代艺术”之艺术价值的尺度。“当代艺术”不因为它卖得好了就变得有价值,也不因为它行情下来了而变得毫无价值。这些年来,美术界、收藏界乃至大众传媒在对艺术品的评判上,相当普遍地走进了“行情至上”的误区。从人们的一些口头禅即可见一斑,譬如人们日常交谈中问起某画家的作品,往往不是问他的艺术价值如何,而是问值不值钱,值多少钱。美术评论也不能免俗。当张晓刚没有行情的时候,很少有他的名字出现在评论家的文章里,即使有,也是叨陪“当代”行列之末席。而当他的作品拍卖价突然飞升到“中国当代艺术”之首席时,他在评论家们笔下的排名也悄然名列前茅了。拍卖每爆一次天价,新闻媒体便紧跟着起哄一阵。谁卖得贵,媒体就围着谁,连真行情还是假行情都懒思量。

  痛骂者 要反思


  有些追捧“当代”的人,是因为看到“当代”行情火了;有些痛骂“当代”的人,也是因为“当代”行情太火了而受刺激。在“当代”没有行情的时候,谁也不去理会“当代”。只有些个老外,不知出于艺术、政治还是商业的目的,时不时去光顾寒酸的画家村,花些小钱,有的竟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

  “中国当代艺术”是个较为复杂的时代产物,良莠并存,鱼龙同体,本文在此无意对其进行分析评判。但是,骂“当代”的画家们不妨借“当代”以反思自己。笔者曾拜读一份艺术杂志,那期的专题先是刊载了一批“写实”画家对“当代”的口诛笔伐,随后大篇幅展示那批画家们的画作。不看他们的画还好,看了以后不禁感叹:不是“当代”太强,而是对手太弱。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情感的真挚投入;缺乏突破审美习惯的胆魄和探索审美哲学的志向,已成“主流”美术界的通病。

  思考过 痛苦过

  有的名家大师,一辈子在画毫无情感内涵的模特肖像,炫耀其“写实”技巧;有的则撑着“传统笔墨”的大旗,掩盖其艺术的平庸。反观“当代”阵营中较出色的几位艺术家,他们不同程度地面对了社会现实,揭示了某个环境中中国人的情感、心理和状态,有的显得沉重,有的显得轻狂,有的显得玩世不恭,有的则天马行空……他们的作品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他们作品的败笔虽然找起来也有一大箩筐,但至少他们思考过,痛苦过,困惑过,激愤过……他们想与众不同。



  被扭曲 很狭义

  非常遗憾的是,“中国当代艺术”这顶帽子竟然是外国人给我们戴上的,被戴上这顶帽子的艺术家基本是外国人圈定的,行情也操纵在外国庄家手里。客观地讲,这样的“中国当代艺术”是狭义的和被扭曲的。没有必要对“当代艺术”行情之大落而“幸灾乐祸”。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市场进入调整阶段的时候更应该做的是,对自己进行心理调整,调整到最佳的艺术状态,共同去创造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辉煌。




上一篇模糊不清的“新媒体艺术”

下一篇美国艺术三百年的策展及对美国艺术的评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