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白南准是堪称典范的激浪派艺术家。他是1945年以后兴起的最重要的先锋派艺术——音乐先锋派、电影先锋派、行为先锋派和媒体先锋派的核心成员。所有活动的背后是他对模拟技术和数码技术的浓厚兴趣。

激浪派仿效达达主义和未来派所提出的诸多理念在20世纪后半叶大行其道:

1.将音乐与动作、机器与人体、绘画与音乐、雕塑与绘画、戏剧与舞蹈以及诗歌与技术相互融合,重新界定艺术流派和艺术媒介。2.实现各类艺术的交融以及艺术和生活的交融。3. 观众参与和行动指导。4.利用电子媒体。5.新方法(如编程)、新媒体(如电视)和新材料(如芯片)。这一规模宏大的重新界定使概念艺术、电子音乐、影像艺术、延展电影、动作艺术、身体和表演艺术、卫星电视、装置艺术、环境艺术、行为艺术、程序艺术和指导艺术等应运而生。

回顾白南准先生辉煌的艺术生涯时,我们发现其在激浪派艺术的各方面涉猎甚广,作品的艺术融合形式繁多, 众多激浪派艺术家中竟无可出其右者。他将音乐与动作、新材料与新媒体以及技术与人体相互结合。他将雕塑与电子图像结合起来,并邀请观众参与其中。与波伊斯相比,白南准更是激浪派艺术家中拥有核心地位的行动主义者。白南准本人与激浪派的理念更为贴近。波伊斯对神话感兴趣,痴迷于重新阐述传统的隔代材料,白南准则对电子装置、媒体和变异技术制品等新材料情有独钟。波伊斯锤炼自我,白南准则培育大众。波伊斯是推崇材料的神秘主义者,白南准则是推崇媒体的神秘主义者。他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音乐作品和动作作品颇具传奇色彩,可谓是欧美先锋派的核心作品。他的大部分同辈无法跟上这一艺术运动的下一步,即媒体艺术。但白南准首先意识到,乐器不仅改变了声音,还改变了音乐的用途。因此,1963年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对音乐的解说——电子电视”中,他将电子乐器作为雕塑以及整件作品的一部分进行展出。此后,白南准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之外又加入了媒体,除了钢琴,他还借助电子合成器进行创造。1965年,他在美国举行了首次个展,该展览被命名为“电子艺术”。我们从中看到,白南准有意识地从电子音乐转向电子艺术。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对电子音乐(与卡尔海因兹·施托克豪森和约翰·凯奇合作)的理解,使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电子艺术时代的重大意义。在当时,只有他意识到了从音乐到视觉、从声音合成到影像合成的转变。1963年的个展主题明确表达了这种从电子音乐到电子媒体的转变。这是决定性的时刻,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即电子媒体艺术时代的大门,而白南准则是这一时代的先驱者。他的主要艺术成就之一正是从乐器到媒体装置的转变。此外,他还将创作主题从电子音乐转向电子媒体,阐释和表现自由意志论、可变性、参与性及开放性。1963年,他曾写道“虽然非决定论和可变性在近十年来是音乐领域的首要问题,但在欧普艺术中,却是并不完备的参量。” 因此,他将精力重点放在器械零件、电子音乐的编程部分和激浪派音乐上,通过引入电视和影像装置,开辟了独特的媒体艺术领域。同时他也始终念念不忘并时常提及前辈Wolf Vostell(沃尔夫·福斯特尔)和K.O. G?tz(K·O·戈兹)。通过一系列快节奏的创作活动,他终于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出了媒体艺术的框架,最为重要的是,他使世人认识了在20世纪90年代征服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影像装置流派。他从多台监视器装置《电视十字(TV Cross,1966年)》开始,对电视图像进行变革(1967年),先后完成了《机器人K-456(Robot K-456,1964年)》和日后的《白/亚伯图像合成器(Paik/Abe Synthesizer,1970年)》等作品。1965年,他在纽约举办展览“白南准:控制论,艺术和音乐(电子电视、彩色电视试验、三个机器人、两个禅箱+一个禅罐),这是他的又一次主要艺术个展。这次个展记录了白南准使媒体与器械、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禅宗与西方的电子消费文化变得浑然一体的过程,这应当成为“品牌”,即白南准未来的商标。摄于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这张白南准在纽约工作室内工作的照片向我们显示,这位艺术家的确继承了利辛斯基和拉斯洛·莫合利·那基二位大师的衣钵。

此外,早在19世纪六十年代,他已经提出未来所有的媒体装置的中心特征:公众参与。他的作品“互动电视Ⅰ”(1963-1966年)成为此后几十年间参与性艺术实践和互动性艺术实践的首要作品。 波伊斯在1962年第三期《解构拼贴》(Décollage)杂志上发表的“论音乐展览”一文中写道 “下一步要做什么并不明确,我想让观众(这里则为会众)自己进行表演”。 在向“观众参与”转变的同时,他还将视线从音乐投向电视和录像。在1973年,他就已经意识到全球化浪潮正在使录像带成为一种“全球性享受”。描述“全球性享受”的开场白是这样一句话:“这只是对未来影像前景的一次展望,到那时你将能够转换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家电视台,到那时收视指南将像曼哈顿的电话簿一样铺天盖地。”1984年,他使“早安,奥维尔先生”节目的全球卫星直播成为现实。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早在1974年,白南准就梦想着将电视演变成一种双向沟通模式,而不仅仅是单向信道的信息传递。197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委托白南准撰写了题为《后工业化社会的媒体规划》的论文。该论文主张借助“电子高速公路、家用卫星宽带通信网络、同轴电缆和光纤等”,使洛杉矶和纽约连成一体。1993年,他代表德国出席威尼斯双年展,并将自己的装置展台命名为“电子高速公路”。这不禁使人们回想起,他早已预见到了比尔·克林顿总统1992年起提出的这一理念。1995年,美国政府终于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电子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变为现实。此外,白南准还对万维网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准确预见。




上一篇当代艺术市场难道刚刚启幕?

下一篇光影法:在艺术与现实之间(作者:鲍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