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在核实中..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11月5日,北京大学公布了一批新近收藏的西汉竹简。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里,每一支竹简都被精心浸泡在含有防腐剂的纯净水当中。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受到一丁点的损害,所有靠近竹简的人员都必须带上口罩,以防止说话时的唾液落到竹简上。
北京大学收藏的这批竹简受到了精心呵护,但在专家看来,国内文物古籍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近日,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的“出土文献与汉学研究”圆桌会议上,很多专家指出,在汉学研究兴起的当下,有些地方在出土古籍尤其是简牍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够,给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
诚如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所言,“古籍中保存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其保护、利用和传承,是汉学重构的根基和养分”。近年汉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古籍研究持续升温。但提到简牍研究与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刘乐贤研究员流露出深深担忧:“这些年来国内的简牍研究涌现出很多成果,但大都来自早先出土的文物。依我看,以后通过考古发掘出新材料的可能性也很小了,现有文物古籍的保护更显重要。可目前各地标准不一,许多受到破坏的古籍得不到修缮。”
加强修缮保护,这是刘乐贤研究员等人眼下最迫切的心愿。
在这方面,“清华简”的经历是一个很好的证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们小心翼翼地剥开包裹在“清华简”外的保鲜膜后,惊讶地发现许多简牍上已经出现了点点霉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赵桂芳如今想起这一切还历历在目,她说:“这批简牍正是夏季时送来的,之前捐赠者只是用保鲜膜包住简牍,上面还有污染物,再加上高温,很容易就发霉了。”“感到很心疼”,这是看到那批清华简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的表述。好在,经过一年多来的专业保护与整理,现在“清华简”的状况良好。
赵桂芳认为,目前简牍的保护,地区不同,情况也不相同。有些地方保护相对差一些,原因之一是投入经费少,保护能力弱,此外也可能与当地的保存环境相关。比如,有些地方的博物馆因为文物少,经常把几种文物混放在一起,造成对文物的二次破坏。
有专家批评,一些地方发现文物之后,即便自己没有能力保护,也不愿意拿出来与其他单位合作,造成部分保护能力弱的地区仍持有文物的现状。“以前某一个地方发现文物之后,可以由上级部门行政分配到有保护和研究能力的地区研究。现在不同了,可能当地领导也有自己的考虑。”赵桂芳研究员很无奈。
对此,李学勤教授的态度很鲜明:“我觉得应该完善目前的文物保护机制,形成保护、整理、发表的连贯制度,一些地方如果没有能力进行保护的话,就应该邀请有能力的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一起参与进来。”
上一篇: 何以拍出天价? 探天价中国画背后故事
下一篇: 中国连环画的“连环套”:套住了手脚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