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山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阶段。应该看到,疫情确实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短期影响,但是客观上也会促进线上学习、线上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前不久,上海率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是把握危中之机的体现。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这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子公司承担了浙江省际疫情检查站点的软件部署及现场设备搭建任务,平均每天监测车辆3000多台、9000余人次,发挥了智慧检查站助力疫情防控的作用。又如,“杭州办事服务”APP第一时间上线“防控疫情”板块,让疫情公开透明。再如,江苏苏州吴中区运用智慧城市“大脑”,为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提供线上平台,使得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政务服务,减少了人口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智慧城市可以通过城市“大脑”实现公共数据集中汇聚,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既高效调动资源,又优化政府治理。从当下看,通过系统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有效降低人员聚集,避免人工传递数据而产生的错误、延迟等问题,也可以提前研判预警、有效防控疫情;从长远看,则可以全面促进城市治理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就此而言,各地政府不妨立足当前,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助力疫情防控;更着眼长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政府治理升级、经济结构优化。
智慧城市建设,体现着系统工程的方法论。统筹完善城市“大脑”架构,以大网络大系统大平台建设为导向,推动各部门、各区县专用网络和信息系统整合融合;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紧扣“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目标,加强各类城市运行系统的互联互通。可以说,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贯穿始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整合各项资源,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完善“一网通办”总门户功能,扩大移动端受惠面,不断拓展各类服务场景,健全政务应用集群,还是将“企业服务云”作为企业服务“一网通办”重要组成,面向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企业,都是为了促进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顺应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发挥新效能,才能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更高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上一篇: 给快递、外卖员群体更多关怀
下一篇: 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须从四方面着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