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洪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6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据报道,上海从市级层面到16个区,都在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打造非遗活态展示平台,推进“非遗在社区”项目,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源于民间,更要回到民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要使一个城市的非遗长久传承保护下去,在做好以往工作的同时,必须更加贴近市民生活,让非遗展示见人、见物、见生活,通过挖掘和寻找,让几近消失的非遗样式得以复原、濒临消失的手工技艺与市民见面。可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每年的传统民俗节庆、各社区街道的文艺活动等,来普及非遗样式,让传统非遗和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美术馆及图书馆,地铁走廊、商业广场、公共绿地等,推介非遗,使之成为非遗活态展示的窗口。在非遗常态展示上,需不断下功夫在更大范围营造非遗传承氛围,把非遗和文创结合起来,通过非遗的创新性转化,走出城市的特色非遗传承保护路径。
(原载于东方网 作者:王洪 摘编:刘朝)
上一篇: 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
下一篇: 文化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