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玉雷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559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内地电影院合计9965家,银幕总数超过5.4万块,位居世界第一。从这些数字指标上看,中国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然而,票房和银幕数量的增长,尚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不少人也产生内生动力不足的担忧,主动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凝心聚力。
可以说,用几部标志性作品点燃观影热情不难,难的是如何维系观众的长情。一段时间里,在银幕前,低级特效透支了很多观众的信任,粗制滥造的制作消耗了不少人的耐心,“短平快”的生产周期难见作品诚意;而在幕后,受国内高科技影棚不足的限制,有的剧组只能去国外拍摄,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受数字化技术短板的影响,有的影视作品后期不得不拿到国外进行加工。发生在银幕内外的种种现象表明,在优质的文化资源、庞大的市场潜力和标准的摄制流程之间,缺少一套成熟流畅的操作系统。鉴于此,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高增长的繁荣局面,但在生产环节仍然处于“一针一线小作坊”阶段,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服、化、道、摄、录、美、编、导、演等环节的标准化程度上依然不高。
在谈到电影生产有无工业化的区别时,一位制片人坦言,“就像一次有计划的行动和一次无意识的冒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视作品既是熔铸独特思维和审美创造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高标准高要求、高技术高规格的工业产品。一部电影的生命周期,不只是投放银幕的短短数小时,更是包含创作、融资、制片、版权、衍生品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改变电影工业的粗放式发展,盘活生产链条的创作基因,才能重塑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格局。我们看到,在山东,青岛东方影都的落成,为剧组提供世界一流的影视制作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填补了中国重工业电影产业的空白”;而电影产业促进法的落地,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软环境和硬设施两个维度的加码,有助于中国电影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速。
当然,“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强调电影的工业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就要丢弃“手工作坊”的匠心,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与情感化的艺术追求之间也并不冲突。必须意识到,标准化不是程式化,也不是同质化,而是在高度分工的基础上专业化、系统化;工业化也不是强调大场面、大制作、大投资,而是追求从理念到实操再到人才的产业生态。弥补与欧美电影基础设施间的差距不难,难的是从内容生产到品质流程的完备程度。事实证明,无论是传统巨头美国好莱坞,还是行业新秀印度宝莱坞,在稳定而完整的电影产业链条上,更容易诞生兼具工业精度和人性温度的佳作,这对底子弱、起步晚的中国电影来说,不失为一种借鉴。
有人把中国电影的发展,比作从手工业向工业的过渡。其实,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都是为了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可以肯定的是,打造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辅以独运匠心的本土叙事,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上一篇: 好理论更要讲得好
下一篇: “流量为王”不可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