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雨濛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新媒体给文化产业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与革新。出版业和其他文化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出版与融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出版创新思考》是余人最近出版的一本融合出版实践与出版理论的文集,书中收录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与侧面探讨了出版业的火热现状与未来发展,内容涉及出版融合、新媒体传播、选题创意、少儿出版、打击盗版、人才培养等,读来受益匪浅。
说作者是探索者,并非溢美之词。作者做编辑时敢于尝试与探索;做老师时也敢于尝试与探索;写的书,谈的内容也多有探索与创新,所以我就称他为探索者。
作者1993年进入出版界并一直活跃在出版一线,作为责任编辑,编辑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书,而且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依然能见到这些畅销书的身影,可谓是畅销变长销,历久弥新;2013年作者进入高校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工作,他的教学同样精彩,课堂上侃侃而谈,理论深入浅出,案例信手拈来,谈笑风生,激情澎湃,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或有感触扑面而来,或有共鸣油然而生,无枯燥乏味之感,有去疑解惑之快,信息密集,收获多多,实属难得。这本书是作者24年专业实践、专业教学、专业思考的结晶,写的是“出版+各种人、事、物”“出版+各种思考”,内容丰富,可谓有深度、有温度。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涉猎广泛,思考深入。
作者从出版实践到出版教学,积累了大量鲜活的专业素材,这大大拓展了作者的写作范围,书中收录的文章涉及出版与传播的诸多领域,对新媒体环境下出版业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与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又有对行业前景的展望,提出了较多有理论深度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策略与思路。
正如作者所说,出版理论探索与出版实践探索不应自我设限,作者的文章也没有自我设限,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不仅广而深,而且具有延续性。
比如,对电子书包的观察与思考,从书中收录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思维轨迹。2011年8月作者赴台湾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去之前作者写有会议论文《美丽梦想:电子书包》;在台北看到康轩文教集团开发的电子书包,作者很有感触,回来之后写了一篇《台湾地区的电子白板与电子书包》;2012年8月作者到南京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见到了南京康轩公司的发展,对电子书包又有了新的思考,就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写了《台湾康轩与南京康轩》;这期间,作者还先后写了《电子书包“三步曲”》《电子教材的循环使用》。这种对同一个问题连续性的关注与思考,反映了作者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入探究。
对少儿出版的探讨也是这样,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比如,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写了《中国少儿出版发展趋势探析》《少儿出版面临的矛盾与挑战》《提升中国少儿出版的原创力与传播力》《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与推广》,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写了《少儿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少儿出版的同质化纠结与差异化突围》《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的推广与发展》,从更微观的角度写了《传统蒙学图书的当代出版与创新思路》《从“供给侧改革”看传统蒙学图书的深度开发》《马小跳,中国造》,等等。这反映出作者对少儿出版的观察与思考是持续、持久而深入的。
二是注重实践,洞察入微。
目前出版业整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董桥有言:“今日学术多病,病在温情不足。一在胸中,一在笔底。”这本书探讨的也是学术问题,但作者没有选择天马行空,没有选择高大上,而是选择了深入实际,选择了接地气。比如探讨编辑的角色转型与自我提升、盗版蔓延的深层原因与治理思路、高校编辑出版教育的优劣得失、“合理使用”背后的规范缺失,等等,文字清新、犀利,多有创见。
探讨这些颇为“敏感”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勇气,敢于碰触行业痛点;另一方面也需要功底,既不能人云亦云、落入窠臼,也不能以偏概全、失之偏颇。作者之所以论述得有深度、有温度,正在于作者在业界深耕多年,有丰富的经历、深刻的体会,有源头活水,还有理论的观照与透视。
比如,作者敏锐地看到当前出版业存在着实用主义至上的短视与浅薄,没有站在道德高地去做无谓指责与批判,而是从商业的角度来做剖析,肯定赢利是企业的现实需求,实用主义有合理成分;同时又从文化的角度来做探讨,强调文化才是出版的根基,把文化与商业结合,指出出版业要赢利,但要有底线、有坚守,还要有眼光、有魄力,既要注重短期效益,更要注重长远规划,切莫错失未来的发展机遇,因短期的实用而损失更长远的利益。感觉这样的分析比较中肯、接地气。
2011年,汉王电纸书在出版界异军突起,面对火热的市场,作者却唱了一个“反调”,在一片赞扬声中写了《我为什么不看好汉王》,分析了汉王电纸书在当时面临的四个潜在危机,可谓一针见血。仅仅半年之后,汉王电纸书就出现了巨额亏损,潜在危机演变成为真正的危机,真是不幸而被作者所言中。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知,作者对于汉王电纸书的分析与预测之所以如此精辟与精准,正在于作者敏锐的观察、深邃的思考、犀利的洞见。写这样的文章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是“揭人之短”,尽管是学术讨论,但多少会冒犯、触怒某些人,属于不讨好、不讨巧、“不招待见”的文章;同时需要智慧,因为分析不深、“预测”不准,会贻笑大方。事后诸葛亮很多,事前诸葛亮能有几人?但作者把他当时的思考与忧虑坦诚地写出来了,而且被后来的事实印证,确实是真知灼见。回过头来看,这“唱衰汉王”,确实是需要有思想、有良知、有远见。
三是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学术著作的“特点”,是稍不小心就会流于刻板与说教,流于空泛与清谈,要么正襟危坐,四平八稳,要么天高云淡,不着边际。这样的学术著作容易自我画圈,自我封闭。但这本书的写法比较活泼,其中也有理论的剖析,但案例的讲解鲜活而生动,作者把较为枯燥、艰深的理论通过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十分紧密,娓娓道来,不仅有趣,而且易于理解。
比如,《马小跳,中国造》一文,题目就十分有趣,强调“淘气包马小跳”这套少儿图书是中国少儿文学原创,这在当时(2004年)洋童书多、原创童书少的背景下,增强文化自信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作者讲述他作为责任编辑在编辑“马小跳”时经历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可读性强;文章将出版策划中的重点环节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读来令人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当前学术界言必称“数字出版”,但是对于究竟如何去做数字出版,有时语焉不详,让人常有雾里看花的朦胧与遗憾,而这本书中涉及数字出版内容的分析,比如电子书包、有声读物、微信广告、移动阅读、开放存取、合理使用,等等,却能做到言之有物,分析透彻,易于理解,可以感觉到是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中流出来的,这种行文风格与写作特点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上一篇: 打击盗版书莫忘“上山下乡”
下一篇: 有效阅读比人均阅读量更待提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