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念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日前,桂林市七星区城管部门突然将辖区内多个报刊亭拆除,其中许多书报还未来得及出售。城管部门回应,拆除报刊亭是违建亭棚清理整治行动的一部分。此举引起了各方面关注。

如果报刊亭、小门脸书店等,真涉及违章建设、违章占道、占压盲道、影响交通、无证及超范围经营等问题,那即便他们“为市民服务”的招牌打得再大,也应该整改。这毕竟违背了城市规范,也损害了公众利益。但是,对于报刊亭等公共服务设施来讲,“拆”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 “拆”的同时,更应该规划怎么更规范、合理地“建”。否则,马路、街道看似干净、宽阔了,但精神的路标、生活的滋味却会丢掉。因为即便简单一个报刊亭,爱读书看报的群众有需求、问路买水的有需要,就有存在的理由,少一处设施就难免少一分舒心和便利。

实际上,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需要布点更为密集、灵活、便利的报刊亭等设施作为补充,传播文化信息、延伸服务手臂。前几年,某地媒体曾经做了一项“你是否同意拆除报刊亭”的调查,有3000多名网友对此发表了看法,其中95%的网友反对拆除。如何更好地留住马路上的文化“风景”?不妨借鉴一下多地的街头24小时图书馆,在绿地边、广场边,做出专门规划;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大扶持民营书店发展;或加大报刊亭数字化建设,适当扩大经营服务范围,等等。

城市是人的城市。瞩目人们的需求,助力市民的文化塑造和习惯养成,在与公众的互动中丰富城市内涵,才是以报刊亭为代表的公共设施在建设和改造时应该重点关注的。抱着这样的理念,城市就会让生活美好起来。




上一篇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

下一篇“阅读护照”是一种“阅读刺激”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