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飞扬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在中国,无论做什么活动,总是有人会出来抬杠,即便是劝人读书,谁让大家有的是闲工夫呢。某机构发起的“丢书大作战”行动,吸引了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参与。黄晓明在微博中po出自己在地铁14号线中拿书的照片,并在微博上发起该活动。当然有其商业属性,本来也是效仿英国的“赫敏丢书”,《哈利·波特》中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一再”分享她的阅读图书,兴致勃勃地在伦敦地铁里广泛丢书,其用意在于鼓励人们利用通勤时间读会儿书。即便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提都还是要读书,否则根本无从谈起“读好书”与“好读书”的微妙区别——我们首先要捡起的是读书的习惯。

也许北上广的地铁是太拥挤了些,读书并不太现实,一般来说,高峰期的乘客们多数是闭目养神或者刷手机。然而,并非高峰期的地铁和公交车上,还是可以做个安静的读书人。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也是58%,基本上是手机阅读。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份)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明显,中国人的阅读量不容乐观,况且其中相当大比例为随波逐流的“浅阅读”,各种流行读物占据了多数人的目光。

“丢书大行动”还是值得推广,最大的意义在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更有效,而且中外“书单”总是超过了国民阅读的均线。相对于新媒体电子化阅读的娱乐化、随机化、碎片化、去中心化,传统阅读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思考能力,明星推荐的图书绝对会激发众多粉丝、路人的阅读品位的少许改变。“丢书大作战”能够引领读者重新发现阅读的魅力,特别是捧读装帧精美的实体书本身具有一种仪式感。“丢书大作战”不仅可以在地铁里,也可以在其他公共场所,相信众多明星的参与,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也可以在微博、公号上,举办类似读书会、阅读与写作的小比赛,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更可以升华自己的精神生活。此处的明星,不仅仅指娱乐明星,各路名人、名流、草根名人,以及笃信“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公”的人,都可以为学习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19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都伴随着全民的阅读狂飙,从民族文化认同、专业技能和生活情绪等诸多方面,都对民族共同体的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很多中国人一旦从校园毕业,便基本上告别了深阅读。除去“考试”之外,基本上就不再进行继续教育,以便对自我能力做进一步的挖潜。而对流行读物的沉迷,则占据和掠夺了本应该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也限于娱乐八卦,常识与通识的匮乏则难让他们在职场中更进一步,如果再一头扎进成功学和职场学中去则可能走火入魔。中国缺乏足够的书店和图书馆,即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有风格的书店也并不多,更不必说行业性亏损是普遍现象。电商具有价格优势,买书也很简单,然而买书人难以发现印数少的好书,国家对书店的补助还远远不够。

在三线以下城市,书店基本上就是教参和流行读物的天下,居民阅读的差异将拉大与一二线城市的距离。优秀的读者可以从书籍中汲取智慧,苏格拉底就说过文字“会拉大人与人心灵与心灵直接对话的距离”。德国之所以一直是欧盟的核心,与德国人对于人文社科领域书籍的喜爱有必然的、关键的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GDP坐二望一,然而人均GDP和人均阅读量都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区间。中国需要更好的阅读,反思自己与社会、职场、情感、自然和故乡的各种复杂情绪,更为积极和有效的学习,大家都做得更好一些,我们的明天将会更美好。读书,从现在开始。慢慢的,有没有明星做榜样,读书成了习惯,你会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




上一篇地铁“丢书”能捡回曾经的阅读习惯吗?

下一篇文化自信的战略意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