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凯雄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关于文学阅读,我自己是尽量不就这个问题发声或撰文,实在推脱不掉的时候,那至少就要说上三句话:一、读比不读好,所谓开卷有益是也;二、多读比少读好,所谓博览群书是也;三、如果时间有限那就读些经典,她们毕竟是经过时空洗礼而留存下来的读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始终顽固地认为,真正的阅读终究应该是一种安静的个人行为与选择,更何况文学阅读从来都是见仁见智的,如同俗语所说的那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舞弄文学阅读的“指挥棒”用心固然善焉,但更应重在“显灵”才好。
舞弄文学阅读“指挥棒”的常用招数大抵有二:一是列出推荐书目,二是开出种种“不宜”之清单。在这两者间,我对后者尤其不赞成甚至反感。极而言之,你好为人师也罢,即使你就是“师”甚至是“名师”也罢,你也无权去限制他人 (无论他人成年与否) 自由阅读的权利,更何况你又凭什么将一己之见强加于他人? 你的选择你的阅读心得难道就是公理? 这种缺乏基本常识公理的阅读霸权意识还是免了的好。
新近读到一则出自某大学一位官至“院长”且声称还是研究教育的某“师”之手的“大作”《“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便是上述阅读霸权意识的极端代表。该文认为不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就连“三十六计”、翻译的世界文学经典也不适合孩子们阅读。为了证明这点,这位“师”还声情并茂地写道:“当我给女儿读‘弗吉尼亚的兔子’时,完全不知道‘弗吉尼亚’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倒宁愿给她讲‘宁夏的兔子’,起码她知道那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看到出自“名校”之“师”之手的这等“雄 (熊) 文”,也只能无语了。这位“师”难道就不明白:即便你对四大名著和三十六计的解读自成一说,那终究也不过只是众说中之一说而绝非公理;贵千金“完全不知道‘弗吉尼亚’”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身为人父,当女儿不知道“弗吉尼亚的兔子”时你偏要给她讲“宁夏的兔子”,这就不是经典之过而是父之过了。如此好为人师者到底是“为人师”还是误人子弟? 一个专事研究教育的人可以欠缺某种常识,但不能连尊重、平等这些最基本的社会底线都不要了。我倒是可以断言:以如此之无知武断地设置一些阅读禁区,并企图以此影响阅读的“指挥棒”,注定是不会“显灵”的。
回过头来再说文学阅读。“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在当下中国正日益成为一种共识。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围绕着全民阅读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组织形式不同的多种活动予以促进。在当下娱乐至上、实用为先、全民阅读率不高的大背景下,这一切无疑都是建设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学阅读来说,她在全民阅读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因此,换句话也可以说,文学阅读的数量和品质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衡量全民阅读水准的一个风向标。本文开篇所指的那种推荐书目或划出一些所谓“不宜”阅读之清单的行为,更多地也都是指向文学阅读。
我注意到,一些传播平台或学者就促进全民阅读经常拿出的办法一是撰文大谈阅读的必要、益处与方法;二是开出一批推荐阅读的书目。坦率地说,那些大谈阅读的必要、益处与方法的文字说得都对,但如果空对空,甚至通篇不见一本书名,这样的文字即使道理再周全,也终究缺少亲和力和说服力。至于推荐书目,虽出自不同机构或学者之手,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约而同地向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倾斜。对此,我当然十分认同。
与此同时,我又注意到另一多少会令人扫兴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围绕着中外文学经典的推荐书目虽多,但收效却甚微。一份来自中美两个国家几所著名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学生借阅书单统计显示:中国大学生借阅率居高者不是工具书就是流行读物,很少文学经典;而美国大学生借阅率居高者就是绝对的文学经典。如果不是我们的莘莘学子在进入大学读书前就已遍览中外文学经典,那只能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大学生们对阅读文学经典兴趣不大,也说明我们那些推荐书目的“指挥棒”同样没有“显灵”。
推荐书目这根“指挥棒”不灵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传播的不力,或许是因为年轻人不愿受人支配的心理使然。那么能否少些干巴冰冷的推荐书目、少些空洞无味的说教,多些有体温接地气、具体实在鲜活的读书心得来和大家分享与交流呢? 仅就我个人的阅读实践而言:我将与自己工作职业相关的阅读统称为“职业阅读”,除此之外则谓之为“率性阅读”;既然是“率性”,那就的确不太愿意听命于各种阅读“指挥棒”。总结自己“率性阅读”时的选择,大致有以下几种导向在我身上是可能“显灵”的,即一、禁止者;二、流行者,包括畅销书排行榜靠前或社会上口口相传的;三、某些他人读书心得的导引。前两者应该说是出自人性中所谓“逆反”与“从众”之类心理的驱使,我辈凡人,自然无从免俗。至于第三种,则的确是为某篇走心的读书心得所打动后才主动去寻找该书阅读。
在我个人身上可能“显灵”的那种跟着走心读书心得走的阅读,终究也只是一种个人的经验,未必具有共性。如此说来,还是应验了自己顽固地那种认为:真正的阅读终究应该是一种安静的个人行为与选择。
(作者为知名文学评论家)
上一篇: 保护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
下一篇: 荒诞外壳装现实内核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