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阿娇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最近,几项全国性的书展此起彼伏地进行。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号称有700多项阅读活动,如火如荼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号称有400场。但根据官方调查,近几年国人的阅读数量整体不容乐观,特别是纸质图书阅读率不升反降。为什么谈论阅读的活动越来越多,坐下来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呢?
2016上海书展
一、 热衷于谈论阅读,并不等于热爱阅读本身
这几年的图书展览或者交易大会,有关阅读的文化活动非常受追捧。这类活动一般由出版社、书店或者其他阅读机构举办,邀请一些文化名人在书店、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进行讲座或者座谈。由于文化名人的影响力,阅读活动不仅仅能吸引数量巨大的围观群众,还能招徕大量的记者进行报道宣传。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大型图书展销之外,平日里的阅读活动也不少。
以8月份刚刚结束的2016年上海书展为例, 参展的500余家出版单位共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超过700场,活动入场需要购买门票,也没有阻止人们围观阅读活动的热情。其中,有些阅读活动噱头很大,邀请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嘉宾,包括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利策奖得主朱诺·迪亚斯,T·S·艾略特诗歌奖得主肖恩·奥布莱恩,芥川奖得主吉田修一等。国内则有阿来、陈晓明、严歌苓、陈丹燕等知名学者、作家参与其中。如此多文化大佬都悉数到场,自然也人气火爆,书展上的某些活动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为什么阅读活动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上海书展
印象里,阅读活动应是促进人们读书的,但这些年阅读活动没少开展,阅读率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与阅读活动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我国整体的阅读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速提高太多,近五年来年人均的阅读量从未超过5本书。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会发布一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截至今年这项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二次。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8本,虽然比2014年的4.56本上升了0.02本,但也基本在合理误差之内,得不出“这一年中国人读书变多了”这样的结论。而在2013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是4.77本,明显比2014年和2015年多。综合三年来看,中国人每年读书量不升反降。
纸质图书阅读量呈下降趋势,数字阅读则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有些学者因此表示乐观。但稍微仔细想想。这种乐观显然有点盲目,因为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为主要媒介存在的数字阅读,不是心灵鸡汤或者养生传言,就是通俗甚至低俗的网络小说。数字阅读的内容比起纸质图书,是更加碎片化、浅薄化的,没有人会用电子屏幕看什么有深度的书籍。数字阅读微弱的上升,更表明深度阅读和有难度的阅读也是呈下降趋势。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反差,原因在于阅读活动的繁荣,只是表明愿意谈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但谈论阅读的人却并不一定是爱读书的人。甚至有书评人在活动中自嘲,现在阅读圈的一大怪现象就是谈论阅读的人太多,而真正在阅读的人太少。
二、很多阅读活动,只是用阅读装点门面的聚会
为什么阅读活动这么多,作家和学者都能吸引到观众们的眼球,看似热闹的阅读圈内核却越来越空?
归根到底,阅读活动是短暂的、面向大众的活动,而阅读则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私人化的生活方式。这两件事看似都是围绕着书籍展开,但其实是完全两回事。知名作家、电视评论员梁文道甚至表示自己不愿意给他人开书单,因为一个人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为了什么读书,归根到底是一件私事,不足为外人道也。梁文道一语道破阅读的本质,就是自己与自己相处,自己通过作者的文字得到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社会上大多数以阅读为名进行的文化活动,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阅读两个字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仿佛一件事情的皮肤,只是让事情本质看起来高雅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是前几年几位地产大鳄举办的读书会,表面上来看是讨论读书,其实更主要的目的是借读书之名来给商业圈的朋友们设立一个互通有无的平台,这种读书会的本质仍然是“阅读搭台,生意唱戏”。阅读只是一个幌子,让做生意、谈业务的聚会听着好听一些,也给商业大佬一个宣传自身文化品位的机会。
一般社会力量举办的读书会说是挂羊头卖狗肉也不过分,那么书展上一本正经的严肃阅读活动,是不是就靠谱了呢?其实也经不起推敲。表面上看,书展上的阅读活动,作家和学者在谈话现场交流中也会擦出思想的火花,听者也可以受益,进而产生对所谈论图书的阅读兴趣。但本质上,此类阅读活动背后的推动力仍然是书展、书店或者出版机构希望尽可能多地卖书。以活动促销售,是大多数出版机构和书店举办阅读活动的目的。毕竟,比起不温不火的宣传销售,邀请知名作家来到现场和读者亲切互动、现场签售,还能吸引媒体们进行报道宣传,人气一拉升,图书销售量也就带动起来了。
说白了,书展和书店里大多数阅读活动是为了卖书,是为了某本具体的书能提高销量,而不以改变人们阅读习惯为第一要务,其对于读书的推动力量只是客观的、次生的,甚至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如果图书作者本人是影视明星或者网络红人,这种阅读活动就是一场影迷歌迷见面会罢了。
进一步来说,即使阅读活动很有营养,文化深度足够,读者即使真的掏腰包购买了图书,回家以后究竟是否会安下心来阅读,也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有买书的习惯,有走过路过求签名的习惯,却真的没有读书的习惯,书籍放在书架上,也不过是装点门面。所以,以阅读为名进行的活动,对提升全民整体阅读率的贡献并不可能有多少实质性效果。
三、功利化的社会心态,靠活动无法根本推动深度阅读
阅读活动到底能不能提高社会整体读书的热情,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最直接影响人们是否愿意静下心来阅读几本书的因素,还是要归结于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仅仅靠举办几场阅读活动,文化名流振臂高呼几声,或者商业大佬出来为阅读站站台,恐怕对普通大众的影响微乎其微,凑一时热闹容易,培养一种生活方式很难。
有人认为阅读活动此起彼伏,至少让读书这件事儿看上去不那么寂寞,热热闹闹总比冷冷清清强。但是这种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氛围,带来了更加值得警惕的问题,那就是阅读的功利化。功利化的阅读绝不是对文化科学素养有所提高的有益而深度的阅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原伦认为,阅读可以分成三种,即工具性阅读、为满足求知欲的阅读和为满足情感需求的阅读。功利化阅读就是把书当做一种工具来读。现在很多人觉得工具书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实际上,很多阅读活动是引导着人们朝着更加功利化的方向阅读的。
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功利化的心态表现在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读书。为了一纸文凭或者投资生财读书的人多,而为了净化心灵,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读书会,以阅读活动为名,行搭建人脉之实,因为阅读的乐趣,在世俗利益面前,轻而易举就被碾压和搁置了。即使有些阅读活动确实是在倡导读书,但所读之书,也多是名人传记、经济理论之类经世致用的工具书,最好也不过是能让人精神胜利的心灵鸡汤。有深度、有思想的阅读是私人化的,很难通过聚会的形式寻求到共同的利益点,阅读活动越热闹,反而让真正的读书人越寂寞。
社会群体会不会静下心来读书,特别是读那些关注人文、历史等思想领域的好书,其实还是要提高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态,仅仅靠阅读活动来推广阅读,没什么根本性作用。只有普罗大众肯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以谋生或“有用”为目标,全民阅读率才可能有本质改变。
结语:
阅读是一件私事儿,而阅读活动则是面对公众的社会行为,寄望于通过办活动提高社会整体阅读率,恐怕收效甚微。很多阅读活动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么意在做生意,要么意在装门面。谈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真正读书的人可能越来越少。只有社会的风气不再功利化,全民范围内的高质量阅读才有可能越来越多。
上一篇: 国产类型文学,为啥科幻不行玄幻行?
下一篇: 四大名著真的“少儿不宜”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