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 冠礼:guàn lǐ

释义
冠礼最初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子弟在20岁时所举行的结发加冠的礼节,后来贫穷的百姓也照样举行加冠礼。古人极为重视这个礼节,把它看作是“五礼”中嘉礼的一种。
由来
《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从氏族制时“成丁礼”变化而来的,是礼的始源。《礼记・冠义》:“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冠礼之后,便标志着这位男子进入成年,可以结婚生子了,对家庭、对自己、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感了。

  • 笄礼:jī lǐ

释义
笄礼,即汉族女子成人礼,古时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由来
据周代《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射礼:shè lǐ

释义
射礼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内容是宾主拜揖行礼,司射放好壶、中、算,宣布投壶之令(规则),主要有:必须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抢先连投者投入亦不予计分;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等等。至此,司射上堂对宾行揖礼,禀告宾:“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毕)宾行揖礼还。射礼讲求立德正己、礼乐相和。倡导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射礼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重视人的道德自省。
由来
射礼之起源极早,之于古人来说,此乃意义重大之事。故《射义》云:“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 投壶:tóu hú

释义
射礼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内容是宾主拜揖行礼,司射放好壶、中、算,宣布投壶之令(规则),主要有:必须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抢先连投者投入亦不予计分;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等等。至此,司射上堂对宾行揖礼,禀告宾:“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毕)宾行揖礼还。射礼讲求立德正己、礼乐相和。倡导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射礼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重视人的道德自省。在本质上是一种健康道德的巧妙导引方式,是华夏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珍贵的人文实践成果。
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投壶在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左传》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汉服同袍文化,华夏之美,美在华裳。内容整理自网络,参考百度百科,汉服百科详解见:汉服百科

 




上一篇在汉服雅集中,这些传统宴饮游戏你会玩吗?(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