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文艺工作者来到民间艺人家中搜集民间故事
孩子们围坐在民间故事艺人身边听其讲故事、唱民谣
民间故事是农村原汁原味的精神食粮
“桐乡农村流传的民间故事,是我市农民原汁原味的精神食粮。”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徐春雷说,这些民间故事,起源于“大头天话”,开始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多是一些小笑话,后经一代又一代故事人不断传承、补充,才逐渐发展为一则则比较完整的民间故事。目前,民间故事在我市各地农村都有流传,但说故事的好手在凤鸣街道和龙翔街道比较集中一些。
我市民间故事的形成和盛行,和当时的农村环境、农民生活状况有关。过去,许多村子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农民的生活圈子只限于本村,他们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民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这种形式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当然,民间故事在我市农村的流传,也与故事高手的带头作用有着紧密关系。过去,几乎每个村都有数名讲故事高手,通过他们的传播和影响,村民们大多也能说上几个故事,从而使民间故事在农村得以广泛流传。
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不同,我市流传的民间故事不借助任何道具,它之所以有较旺盛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具有贴近性和趣味性。这些民间故事往往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积累,内容亲切生动、吸引人。而擅长讲民间故事的村民,更善于渲染,讲故事时语气生动,肢体动作自然。再加上一些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如在讲故事间隙加上几句《十稀奇》的俏皮话,如“一头小猪生出一头母猪”,“麻雀驮野鸡”,“两岁孩童出胡须”,“三岁姑娘大肚皮”,“八十岁老阿太坐在摇篮里”等趣味横生的话,气氛很容易感染当时文化生活贫乏的听众。
农民创作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它的魅力不可小瞧。采访中,徐春雷说起了一件趣事。1982年,他到乌镇采风时搜集到民间故事“乌镇姑嫂饼”,并在报刊上发表。不料,这则小故事在各地产生了不小影响。姑嫂饼在市场上一时热销起来,恰如给当时销售不太景气的姑嫂饼注入了一支强心针。第二年,《浙江日报》又发表了朱掌声采写的“一则故事救活了乌镇姑嫂饼”新闻,不久,《人民日报》又予以转载,使得乌镇姑嫂饼名扬江浙沪,销售量猛增了100多倍,现在,姑嫂饼已经成为乌镇景区的重要旅游产品。
如何让民间故事重新焕发生命力
如今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大多与我市的蓝印花布、羊肉、蚕桑、菊花等特产,以及凤鸣街道福严寺、乌镇古镇等名胜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有关福严寺的传说,如“福严寺宝之阴阳宝镜”、“福严寺宝之漏沙镬子”和“三个铜钿造福严”等故事就有很多。而有关乌镇水阁、访卢阁、乌将军庙、昭明太子读书处等各种传说更是多不胜数。
一些民间文学工作者认为,桐乡民间故事是一笔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文艺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价值在于,这些民间故事大多是倡导孝敬长辈、多做善事,并对社会丑恶现象予以揭露,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这一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较清晰地反映出过去桐乡农村百姓的生活状态、农村风貌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它对我市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过去文人普遍认为民间故事低俗,难登大雅之堂,不愿去搜集记录,因此,民间故事在各种桐乡方志中都没有记载,而是一直由农民代代口耳相传下来,如今,许多讲故事高手已经去世,一些优秀的民间故事也因此失传,这对这笔遗产的保留增加了难度。
同时,民间故事缺少传承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走访中,一些年老的民间故事高手表露出担忧:现在,农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看电视、唱卡拉OK……许多人对听民间故事已不太感兴趣,更别说传承这门民间艺术了。
对处于濒危状态的民间故事,我市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进行挖掘和保护。当时,全国开展了一次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普查活动。我市也组织了大批人员进行大范围的搜集,共采集到民间故事1587篇,歌谣337首,谚语4000多条,最后由时任县文化馆民间文学专职干部的徐春雷执编,从中整理选取了民间故事230篇,歌谣124首,谚语900条,编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桐乡县卷》,约40万字左右。2004年,我市又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活动,对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进行了进一步调查。2008年,我市又开展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出600多种民间文学项目,民间文艺特别是民间故事被提到了更高的文化地位。近几年,我市还逐步建立了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组织中小学校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加强他们对民间文艺的认识,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予以保护,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对他们的生活给予资助。
许多民间文学工作者认为,对民间故事的保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们呼吁,我市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群众对民间故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唤起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并创新保护手段,比如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完善保护平台,多渠道解决保护工作中的资金问题,使民间故事这一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来源:嘉兴日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9-04-30 08:05:16
【本文责编:思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於芳]岭南麒麟舞的兴衰
下一篇: [刘文峰]合阳跳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