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九霞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二)盐井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生计方式变迁可以折射出盐井社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该地区藏族居民祖祖辈辈依赖盐业生产维持生计。传统产盐各环节均需人工完成,最辛苦的当属晒盐卤环节。藏族女性需下到江边深达10余米的盐井,用木桶将卤水背到贮卤池自然浓缩5-6天,再将卤水注入盐田。这些女性劳动力一天中多则背400-500桶卤水,少则背60-100桶,澜沧江东岸的盐田劳作因地势陡峭难度更大。很多女性因长期高强度的劳动及卤水浸泡,患有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甚至提前绝经,因此盐民一直期望用先进的技术替代这种繁重的人工劳动。盐井地区并非封闭的社会,与外界有着频繁的互动交流。2003年,前往大理卖盐的年轻人带回了村中第一台手摇式柴油水泵,并迅速在盐户当中普及开来。短短4年内,该地经历了柴油机、汽油机和电泵机三次更新换代。目前,电水泵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盐业生产的必备生产工具,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现代技术更新推动了盐井地区的机械化发展。此外,盐民也曾尝试使用水泥筑造盐田以免除翻新盐田的劳烦,但因土壤原因以失败告终,红白土质盐田得以保留至今。

  2013年,盐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左右,盐井社区旅游业逐渐兴起,由此衍生出盐田的新功能。盐田由纯生产功能转变为以观赏功能为主,生产功能为辅,与此同时,原来食用价值低且更为廉价的红盐因其独特性成为旅游消费中的“新宠”,并被创造性地赋予了医疗保健功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对盐田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目前,藏家乐经营、红白盐旅游商品销售、盐田观赏、旅游宣传拍摄等活动主要集中于加达村,其他两个村涉及较少。受游客的影响,藏民对盐田发展出审美性需求,甚至试图将现代生活的养生需求嫁接到本地,在缺少正规足浴设施的情况下,推荐游客到澜沧江边的盐井泡脚。经济利益激活了盐民的市场意识,市场秩序在经历短暂的混乱之后,盐民经过协商建立起社区自主参与制度,每10户一组轮流卖盐,每组卖3天,收入由10户均分。

  尽管地处边缘藏区,盐井居民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借用西方现代性的生产方式,在物质生产领域走上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然而,西方科技、经济和组织形式并没有随着盐井地区的现代化生产实践,而渗透到宗教信仰、民族仪式、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领域。换言之,盐井社区未被西方现代性殖民而舍弃地方性知识,在现代化发展中保持着独立的主体性。鉴此,本研究主要从宗教信仰、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三个层面,探讨西藏盐井地区现代与传统互动中的本土现代性议题。

二、和谐共处的宗教信仰

  藏传佛教与天主教和谐共存成为盐井社区独特的宗教现象。面对西方宗教的传入,盐井居民既未全盘接纳,也未完全排斥,而是在经历长期碰撞之后,实现了西方与本土之间的和解与包容,在村庄之间、家庭之间,甚至家庭内部实现和谐共处。

  (一)教堂与寺院:西方天主教本土化的历史故事

  17世纪起,作为西方殖民前锋的天主教开始在西藏地区传播,但至今仅有盐井地区依旧保存有信徒和教堂。历史上,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有绝对优势,形成了极强的排他性,天主教在盐井地区的传播屡经周折、数次中断又再度恢复。19世纪40年代,天主教与藏传佛教冲突最为激烈,以当地刚达寺僧人武装驱逐天主教神父杜仲贤致其死亡而告终。直到1951年,在天主教徒呼吁及政府力量介入下,盐井天主教堂才重新成为天主教活动场所,由此开启盐井社区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共处的局面。盐井天主教能够幸存并扎根于此,原因在于其积极践行西方天主教的本土化策略。

  1.依赖地方基层社会的大众性策略

  早期天主教在西藏的传播依赖西藏社会上层贵族阶级,同时借助政治纷争传教,但最终失败;后期则利用社会基层民众,将当时西方现代性渗入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了天主教的扎根与传播。1865年,被其他地区驱逐而仓皇逃到上盐井(13)的传教士,通过免费医药、救济弱者和向刚达寺布施,展现西方社会在科技、经济和文明方面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从而得以在较为传统封闭的盐井社区立足。具备一定的教徒基础后,传教士在上盐井村购买土地、修建教堂、传教并吸纳信徒、设立卫生所和学校等,得到藏族群众的接纳。越来越多的藏民开始信奉天主教,并在天主教堂周围落户安家,逐渐形成上盐井村。至今,上盐井村天主教家庭也多分布于教堂附近。

  2.对本土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策略

  早期传教士严格恪守天主教教义,驳斥藏传佛教教义,与藏传佛教处于对立状态。天主教在入藏早期(17-18世纪)遭到黄教喇嘛攻击而难以生存,但传教士仍坚决不同意尊重藏传佛教和当地习俗,因此激化了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后期盐井天主教传教士则主动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和方式,积极向刚达寺布施,获得刚达寺的赞誉,并最终得以暂住此地。虽然这类传教行为是为西方现代殖民所做的准备工作,但在现代性试图渗入传统社会时,这种积极主动地对待本土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策略,为其打开了进入西藏地区的大门。在当代,不同宗教间的差异认同与彼此尊重也奠定了当代宗教和谐的基础。

  3.积极开放的本土文化适应性策略

  自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以来,天主教更积极地与地方社会文化融合,进行本土化与世俗化实践。首先,盐井天主教使用本土语言进行宗教传播。不仅将《圣经》翻译为藏文版,还在翻译时借用大量藏传佛教词汇,如借用藏传佛教宗教术语将教堂圣水称为“额曲”或“曲丹巴”;村民在家中设立的天主教“圣龛”也叫“曲康”,与藏传佛教“佛龛”称谓无异。天主教徒唱圣歌和做弥撒也都使用藏语。其次,盐井天主教一直积极培养本土神职人员。从外国神父管理盐井教堂时期对各层级藏族神职人员的培养,到后期的藏族神父鲁仁弟,本土神职人员的培育对天主教在盐井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藏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也体现出天主教的本土化适应。2004年重新修建落成的盐井天主教堂,外观具有浓郁的藏式建筑特色,内部也在天主教堂基本装潢风格基础上加入藏族元素,如圣像被哈达围绕。由此,盐井天主教实现了在西藏社区的深度文化适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柴慧霞]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

下一篇[孙金菊]回族民俗医疗体系研究刍议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