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军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二)海洋文化遗产依存的文化景观渐失
一栋栋的小洋楼、一排排的海水养殖场、一座座精美的酒店,给京族的海洋文化生活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现代化产业挤压了京族传统海洋文化生活模式的空间,传统的种植业以及浅海渔业不再是京族人经济与文化生活的支柱。京族特有的传统服饰也被现代服装所代替,游客期待看到的京族原生态景观不再现。传统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需的文化景观渐失。
以前的渔村只能从京族生态博物馆保存的影像中了解,但影像反映的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并不能完整地将渔村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很多极具京族特色的房屋消失在时代发展的潮流里,“石条瓦屋”荒废现象大量存在,传统建筑物遭到拆除,其中附着的文化也随之消失,传统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被破坏,不利于京族传统海洋文化的活态保护。[9](P58)
(三)人文环境不利于传承队伍培养
传承人是京族海洋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性才得以传承。互联网兴起后,流行文化、娱乐文化与外来文化改变了京族三岛的人文环境,现代文明中娱乐性、创新性内容极大影响了京族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与文化习惯。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建筑等逐渐异化甚至消失。过去,京族三岛每年都会对唱山歌,沟尾村、山心村还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专业的对歌大厅。互联网、手机等的普及,过去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社交模式渐失。日趋丰富的娱乐方式与便利的社交手段,使京族海洋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被人文环境不断侵蚀、消磨,绝大部分的京族青年人已经不会唱民族歌曲,热衷歌圩的只剩下少数京族中老年人,而京族的传统歌舞在年轻人眼中也等同于为了表演给游客欣赏的生财之道。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喃字,青年人也并不了解。哈节也正在被京族年轻一代简化,传统哈节唱哈原本分为三角,由2名哈妹(又称桃姑)唱,一名哈哥(琴公)进行拨琴伴奏;而如今哈唱仅有哈妹独唱,形式简单而乏味;唱的内容即有传统曲目,也有唱红歌等,传统节目变了调,祭祀中的哈唱被删改或简化,其传统文化地位遭到削弱。会演奏独弦琴的京族人已是凤毛麟角。青年人对本民族文化节缺乏认同,认为传统海洋文化是“过时”并“会被人所取笑”的,人文环境不利于传承队伍培养。
另外,边境旅游渐趋成熟的防城港市,管理体制机制相对滞后,现有旅游管理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边境旅游日趋红火的趋势;边境旅游产业发育不充分等问题都影响了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
三、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对策
(一)保护京族海洋文化遗产生存环境
京族自古以来依海为生、与海相伴,“相伴相生”既是京族海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京族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朴素认知的体现。要做好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首先就应该充分保护好京族海洋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10](P58)
京族作为海洋民族,其历史与文化都与海洋有着深刻联系,无论是在广阔的海洋中、静谧的海岛中,还是在蟹螺密布的滩涂上,海水、海鸟与红树林都成为京族海洋文化的自然图腾,而渔村、渔港、渔具等,则是京族人在历史长河中与海洋互动构成的文化景观。若是京族海洋文化所依存的自然环境遭遇破坏,那么这些组成京族海洋文化的线索、印记也将逐渐消磨乃至消失,这显然与京族海洋文化的活态性传承所不相符。因此,在推动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过程中,必须将自然环境保护融入其中,将京族三岛作为生态保护基地与民族文化保护基地,并列入防城港、东兴两级市委对京族三岛的发展规划中,专门就此问题展开调研、出台具体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比如,可以有计划地展开红树林景观种植修复,构建具有京族特色的滨海自然景观,尤其是要从自然遗址保护、地质地貌维护、种植资源、海滩湿地等入手,对京族三岛的自然生态与海洋生态进行抢救,使京族三岛建设能够充分展现京族海洋文化“依海为生、与海相伴”特点与价值理念。
针对红树林的开发保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京族海洋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京族群众而言,红树林某种意义上是他们的精神与物质家园,与京族海洋文化有着深刻联系。[11]改革开放以来,京族三岛海岸线一次次的重整与商业地产开发,红树林生长空间一再被压缩。通过将红树林开发旅游景点,不但能够有效丰富京族三岛旅游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京族传统海洋文化得以留存、发展。所以,京族三岛可以按照旅游开发需求,构建红树林保护基地与游览景区,不断加大培育红树林植物、保护现有红树林资源的力度,将红树林打造为京族三岛的滨海旅游新景点。红树林风景区当中还应该增设一些宣传科普红树林植物、宣传红树林背后京族海洋文化的文化资源,如红树林相关知识、京族传统神话中关于红树林的内容,使游客了解京族群众与红树林之间的关系,通过京族海洋文化增强游客文化体验、丰富京族三岛旅游内容,并为京族海洋文化提供活态化保护的平台。
(二)建立京族海洋文化活态化景观
1.文化资源是京族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基础,以民族特色为支撑,大力挖掘京族民族特色资源,并以此建立旅游经济特区,从而满足京岛和防城港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旨在让外来游客体会到京族浓厚的民风民俗,并通过体验当地民俗活动的方式来深入了解京族文化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同时还应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进行针对性的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多样化、多类型的京族海洋文化景观,营造出具有浓厚海洋氛围的景观环境。
2.保留京族群众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海洋少数民族,京族的传统服装兼具典雅、美观与异域风情的特点,展现了京族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京族服饰可以成为京族三岛景区旅游开发的特色名片,工作人员统一着京族服饰,并拓展租借、出售京族服装摊位,发扬服饰文化。对民族传统服饰的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组成部分,而穿着本民族传统服饰,更展现出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所以,一方面景区可以要求民族成分为京族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必须穿着传统服饰,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举办京族民族传统服饰设计大赛,优胜者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还可以将设计作为景区工服使用,营造出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前往京族三岛游玩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京族群众对海洋文化的自信。
3.设立京族海洋文化体验景点,设计一些能够让游客参与到浅海捕捞的京族海洋文化体验项目。比如在京族传统生产的渔场、滩涂、海岸以及金滩周边适合进行浅海捕捞的区域,就可以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一些京族传统生产体验景点,让京族渔民在景点中展示传统生产方式如拉网、塞网、鲎网、渔箔、踩高跷捞鱼、挖泥丁、挖海螺、挖蟹等,并手把手地教导游客应该如何操作,体验京族海洋文化中勤劳勇敢、敬畏海洋的一面,在宣传京族海洋文化的同时,也让游客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同时,也可以在非海岸线上、不影响海洋自然环境的地区开发建设一个完全遵循京族海洋文化传统的渔村,在村落当中展示京族传统生产器具、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模型、与海洋文化博物馆相似的海洋文化图书馆等。还可以在晚间提供与京族海洋文化相关的表演,如哈哥、哈妹的唱段等,进一步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东兴市江平镇是广西特色文化名镇,以京族文化、海洋文化为主要文化要素,突出特色旅游,注重文化传承和发掘,2018年,江平镇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江平镇巫头村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目前哈亭的管理方式是完全封闭,只有亭长或负责祭祀的香公才能打开大门,普通游客只能够在哈亭外围参观,体验不充分。既不能够将哈亭开发成大众旅游景点、也不能够将其完全封闭。所以,哈亭的旅游开发可以考虑借鉴日本京都市西京区的西芳寺,采用每一次严格限制人数、参观前一周到两个月提前预约参观的方式来维持哈亭的神秘感、肃穆感,也给能够承受高消费的高素质游客提供体验的机会,将哈亭开发为高端、限流的京族海洋文化景点,打响京族海洋文化旅游品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杨丽 夏循祥]团山村俐侎人的信仰与变迁
下一篇: [史小可]民俗文化符号在当代油画语言中的重构与转换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