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巫达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一.引言
在中国政府识别归类的藏族里面,包括一些在文化上与康巴卫藏藏族差别较大的群体。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境内,历史上被称为“西番”的群体,他们现在都被划入了藏族中。“尔苏”就是其中一个群体。“尔苏”是自称,也称“布尔日-尔苏”,意思是“白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的甘洛县、越西县以及雅安市的石棉县、汉源县。人数总数约一万人,其中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是:甘洛县3,024(甘洛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1996),越西县2,277人(越西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1994),汉源县2,741人(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2002:114),石棉县的“藏族”有12,044(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02:114),但是,石棉县的“藏族”分为自称“尔苏”和“木雅”的两种,其中尔苏人集中在“下八堡”,木雅人集中在“上八堡”。目前没有详细人口统计把这两个自称群体分开,但是尔苏人最为集中的蟹螺藏族乡(俗称下八堡)的藏族人口是1,645人(雅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02:130)。另外,有一些材料报道,凉山州的冕宁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泸定县也有尔苏人分布,号称分布区域是“二州一地七县”①(甘洛县文化馆1984:123)。根据笔者调查了解,冕宁、九龙、泸定三县有部分自称“鲁苏”、“里汝”(尼汝)的人。从族源上看,鲁苏、里汝等与尔苏应该有同源关系,但由于迁徙分化等历史原因,他们之间已经产生很大差别。已经不能相互通话,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本文没有把鲁苏、尼汝等的人口放入尔苏人口中。
尔苏人长期以来与彝族、汉族等族群生活的共同的区域中,而这两个族群的人数比他们多得多②,在文化内容上多被这两个民族的文化所涵化(acculturation)。从表面上看,尔苏人的饮食习惯方面接近当地的彝族和汉族,但是仔细观察,却有许多他们自己的特点,表现出尔苏人独特的文化内容。由于尔苏人的饮食文化牵涉面广,限于篇幅,本文只拟介绍尔苏人婚礼仪式中的饮食文化部分。
饮食文化不仅是一个族群重要的文化内容,而且通过饮食文化的现状,可以考察一个区域里面的政治经济关系、族群关系、文化涵化以及族群互动等现象。一方面,通过尔苏人独特的饮食文化,可以界定尔苏人与周边民族的族群边界(Barth 1969),同时,可以追溯和建构他们的族群关系的历史。例如,在历史上,由于凉山地区彝族人口及政治经济上占绝对优势,彝族的饮食文化内容影响了尔苏文化。而当汉族的势力和以汉族为代表的国家权力体系在尔苏地区建立起来以后,彝族饮食文化对尔苏人的影响退居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汉族饮食文化。凉山彝族常说:“尔苏人有三条舌头"。意思是说尔苏人不仅可以说尔苏话,还可以说彝话和汉话。这句话实际上反映了尔苏人在历史上的弱势地位。目前,尔苏人的老年人可以说流利的尔苏语、彝语和汉语,而年轻人多半已经不会说彝语,只会说尔苏语和汉语。从语言上可以看出,彝族文化影响正在被强势的汉族文化所替代。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情况也极为相似:在整体上看,尔苏人的饮食文化里面有彝族饮食文化的影子,那是因为历史上受彝族饮食文化的影响造成的。而目前尔苏人在饮食文化方面有许多已经开始向汉族文化方面靠拢,比如结婚的时候讲究摆“九大碗"宴席。
本文不仅想把尔苏人的饮食文化内容介绍给读者,还想通过饮食文化的变迁探讨尔苏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族群关系的变迁痕迹。采用了“现场参与"的方法进行介绍,同时加入一些与当地彝族、汉族比较的方式进行叙述。本文的资料来源于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的实地调查,文中出现的人名系笔者取的化名,特此说明。
二.婚礼的序幕
尔苏人的婚礼仪式是在腊冬时节举行的,主要是因为这个季节属于农闲季节。婚礼是尔苏人所有人生礼仪中最为热闹而隆重的仪式,出生礼、葬礼等与婚礼相比起来就逊色多了。一个尔苏老人曾自豪地对我说:“葬礼方面彝族人最为隆重,婚礼方面彝族人就远远不如我们尔苏人热闹”。在办丧事的时候,彝族人会倾其所有来办理丧事,人们以多敬献牛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也表示他们尽了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彝族人敬献牛的人包括直系子女,还包括侄女侄女婿、外甥等。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晚辈,在奔丧的时候就以敬献牛为最高礼节。尔苏人死了老人也以所敬献的牛多为“荣”,但是,一般都是直系子女才敬献牛。婚礼方面,彝族人似乎办得比较简单,婚礼主要在男方进行,新娘一方不再办宴席请客吃饭。而尔苏人的婚礼男方女方一样重要:男方不用说要大办宴席,而女方也会在接亲人到来的那天和新娘回门的那天宴请前来祝贺的亲友。
尔苏人的婚礼,在仪式方面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其中有许多是跟饮食文化相关联的。尔苏人的接亲人一般由三个人组成,这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个是去背新娘的,一个是去“承受①”酒的,一个是去“承受”烟的。背新娘好理解,就是去把新娘背回新郎家。这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的婚俗之一,当地的彝族接新娘也是背回来的。然而,“承受”酒和烟,可不是用背去“背”这两样东西,而是用胃和肺去“承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7/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张海洋]不断漂移的汉族
下一篇: [巫达]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