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芊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随着暑期的到来,亲子演出、暑期培训班、国外游学等各类儿童市场逐渐进入旺季。以儿童为消费主体的教育培训类产品更是琳琅满目,价格从千余元到几万元不等,一些高档产品即使标价虚高,依然吸引了不少家长趋之若鹜,其中与影视相关的艺术教育培训特别受欢迎。其实,暑期市场的高热度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儿童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家庭结构一般呈现为“1+2+4”的状态,一个孩子处于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养育核心中。可谓“一个孩子有六个钱包”,儿童消费在家庭支出中占比重很大。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又引发了新一波出生人口的增加,带来市场需求量几何级的增长。人口红利带来的无限商机,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从业者投入其中。然而,仔细看去,这片热潮涌动的“蓝海”却污染严重,掺杂着与纯净的儿童世界并不相符的功利、欲望、虚假,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与影视相关的艺术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好的教育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感知、美的享受,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获得与自然、与他人更丰富的情感交流。从音乐、舞蹈,到近几年流行的播音主持、表演,甚至英文戏剧培训……当代家庭对艺术教育的投入热情持续升温,绝大部分儿童都会接受或接触艺术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火热的景象?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种高投入来源于高期待。近些年,影视作品中小演员、小嘉宾迅速蹿红,以及部分小童星长大后成为大明星的成功例子,让很多父母产生了“望子成星”,让孩子有朝一日站在舞台上,出现在荧屏、银幕里,名利双收的梦想,继而引发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儿童造星运动。
在诸多影视艺术形式当中,综艺节目当属造星效率最高的一种。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让明星带着自家的孩子上节目,引发了一股收视热潮。高收视率带来了高商业价值,《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一举拿下近7亿元票房,《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冠名费高达5亿元。于是,各大制作机构纷纷上马亲子真人秀项目,《爸爸回来了》《放开我北鼻》《妈妈是超人》等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占据卫视的黄金时段、视频网站的显要位置。这股创作风向,刷新了大众对童星效应的认知,也点燃了行业对童星市场的热情。或奶声奶气、或机灵鬼马的萌娃,成了影视作品追捧的重要商业元素。
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家庭为了实现童星梦,不惜砸重金,把孩子送进艺术培训班以及应运而生的各类儿童才艺大赛、影视剧选角活动中。在“唯结果论”的错误思路影响之下,再加上急功近利的行业风气作祟,部分教育机构重包装而轻内容,重呈现而轻教育。有的以节目选拔为噱头进行招生,实则是集资购买播出时段的“假比赛”;有的将汇报演出的场地、舞美、服装打造得光鲜亮丽,针对孩子的课程教学却潦草应付;还有的以出演作品作为诱饵,吸引家长掏钱培训,结果只是让儿童当群众演员。此类培训往往花去家庭高额的费用和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让艺术教育的目的产生了偏差,使孩子们游走于比赛、剧组甚至商业活动中。人前风光,人后却更多是劳累和奔波,不仅失去了与同龄人共同学习成长的宝贵经历,还有可能因成人化的包装炒作、追求刺激的节目规则等原因受到心理乃至身体上的伤害。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强调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相关政府部门重拳出击、引导调控,为行业的规范运行创造了良好环境、指明了方向。这条产业链上的从业者也应自律。须知,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与影视相关的儿童艺术培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巨大,对社会乃至国家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必须以保护童真为前提,以传播“真、善、美”为目标,在生产与儿童相关的文化教育产品过程中做到去娱乐化、去成人化、去低俗化。家长和孩子拥有“童星梦”,也无可厚非。但在“做梦”之前,必须对自身条件和行业现状保持清醒认识——“出道”直至成为真正的明星成功率极低,在童星的养成道路上所要付出的金钱、精力、时间却非所有家庭皆能承受。孩子的成长之路是不可逆的,追梦虽好,但万不可成为成长的负担,更不应用童年的纯真去“试错”。简言之,童真不应被过度消费。与影视相关的儿童艺术教育培训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准则,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芊,系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学院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 纸质阅读须继续合理提倡
下一篇: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凭实力“出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