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勤余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吾生也晚,虽曾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却没能上一节徐中玉先生的课,真可谓毕生遗憾。今日凌晨,徐中玉先生去世,享年105岁。消息传来,令人哀伤。

先生丰厚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个人品德无需在此赘述,不过,由其主编的《大学语文》却不能不提。1981年,由徐中玉担任主编的全国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出版。近40年,仅全日制本科《大学语文》教材,累计发行3000多万册。

值得铭记的不只是教材的发行量,而是先生编写《大学语文》的初衷。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

1978年,另一位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倡导者苏步青也在就任复旦大学校长后表示:“如果允许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然而,如今的现实情况是,语文学科的地位正在逐年降低,早已退出了教育的舞台中心。如果说因为高考指挥棒犹在,中学语文的重要性尚不能被忽视,那么大学语文的价值则几乎被人遗忘。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甚至干脆取消。在我的朋友中,有不少毕业于全国重点院校,但对大学语文的印象几乎为零,这一现象,恐怕并非偶然。

最近,又到了填报高考志愿的季节。并不让人意外的是,在各大热门专业的排行榜中,文科专业的竞争力不值一提。事实上这些年来,“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的观点屡屡现身舆论场,渐有深入人心之势。

此中原因并不复杂,无论是从就业还是从“钱途”的角度来看,文科专业均不占优势。文科专业尚且如此,遑论在许多人看来并无实用价值的大学语文呢?令人担忧的是,大学“失语”或许无可避免。

回想当年,徐中玉先生力主恢复大学语文课程的一大原因是当时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的问题。那么,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一状况有没有得到扭转呢?这个问题,总是让人心头一沉。

提到徐中玉先生,人们总会谈及一件往事——先生在担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期间宣布,凡是创作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此举一改以往硬性的单一考试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华师大中文系之所以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作家的摇篮,与徐中玉先生开明的决定不无关系。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学子是否还能坚持人文学科的理想主义,把创作进行到底?如果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过于强大,纵然学识渊博、眼界开阔如徐中玉先生,又能否为后辈挡风遮雨?

不必讳言,在各大中小学的校园里,诵读英语、学习奥数的学生远比捧读语文课本的多得多。更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在简短到百字的朋友圈、微博发言中,都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语文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何在?这是徐中玉先生留给我们的问题。如果在这位大师去世后,我们只记得他的名号,却不愿意践行他的理想,那么所谓的纪念,就是苍白无力的。




上一篇图书的“超级畅销”“名人推荐”及其他

下一篇忧患或散淡,大师离去但传奇依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