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小平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原标题:文学译本变差的原因,是被网络语言和港台腔影响了吗

翻译家林少华在日前于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的“第十五届沪江杯翻译竞赛颁奖典礼”上评点参赛作品时指出,或许是选手普遍比较年轻的缘故,一些翻译作品明显受到了网络语言和港台腔影响,抖了点段子、网络流行语、常见梗,抢了原著的风头,译文并不完全符合原文所在的语境,他实际上是批评很多年轻选手还缺乏优秀文学翻译需要的重要的转码能力,他们的翻译在整体上还缺乏文学性,呈现出来的语感和美感都还不够到位。

林少华这一番话,也引起了部分参赛者的共鸣。日语组二等奖得主汪诗琪在翻译过程中就苦恼于无法完全还原原文的美感,虽然她喜爱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探索无限接近原文的可能性。对她来说,翻译就是与他者的对话,是她打开自我、认识广阔世界的重要途径。为了尽可能接近原文,英语组一等奖得主丁婷认为,文学翻译首先要吃透原文,并发挥译者注的作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不断对翻译语言进行精雕细刻。

本届竞赛共有近1300人参赛,而在正式竞赛前的热身赛更是吸引了近2.5万多名网友参与,间接参与人数超过10万,参与人数是去年的5倍。经过评选,最终54位选手获奖。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丁婷和河南大学的赵明明分获英语组和日语组的一等奖。据了解,英语组原文选自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最新散文集《感受自由》。日语组原文则是日本女作家冈本加乃子的短篇小说《寿司》。翻译原文就像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谭晶华说的,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很多“陷阱”。他表示,好的翻译必须具备“信达雅”三项准则,而其中“信”是首位;遗憾的是,很多译者过度追求语言的精致优美,却忽略了译文的准确性。

为发现和培养更多翻译新人,上海翻译家协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于2004年联合发起翻译竞赛活动。2007年,翻译竞赛由单一语种发展为双语种,目前已涵盖英、日、法、俄、德、西、阿拉伯语等。2014年活动方首次探索网络投稿,并在沪江网上举办翻译热身赛。自2016年以来,翻译竞赛开始由沪江冠名,至今已连续三届。沪江教育合伙人、副总裁常智韬表示,沪江、上海译文出版社与上海翻译家协会三者强强联合,增强了该项翻译赛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文学翻译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是一项厚积薄发的技能,需要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让优秀的翻译爱好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并脱颖而出。”




上一篇“二次元”凶猛来袭 治理应与引导并举

下一篇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己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