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戈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图书馆变成了拍照景点,“到此一游”多于“到此一读” ,游客过多管理被迫“加码” ……乡村书屋变身“最美图书馆” ,结果却成了“美丽的烦恼” 。位于北京怀柔交界河村的一家乡村图书馆—— “篱苑书屋” ,最近在媒体报道中备受关注。这座于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因其独特的建筑设计、木柴贴面融合周围环境的乡村生态美等因素, 2015年被评为全球最美的18家图书馆之一,引得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来读书的固然有之,更多的是前来旅游拍照、甚至还有组团前来开会的,排队两个小时只待三五分钟已不稀罕,为环保而使用的塑料套鞋被乱扔也时有发生,以致馆方不得不采取“加码”管理措施。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图书馆建设越来越注重“人文环境”指标的美化,像苏州诚品、成都方所、上海钟书阁、南京先锋书店等带有书吧性质的书店,也已成为城市诗意栖息的重要场所。今年3月,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提出重点增加包括农村地区图书等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一些有人文情怀的地方政府、文化经营者和知识分子逐渐把目光投到那些环境优美的乡村,或盘活改造闲置的、有特色的宅院,或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建造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工作室等。这些建筑有良好的人文定位,呼应了时代诉求,它们的建筑美、生态美也十分吸引人,成为乡村人文建设的一道靓丽景观。
追求美、探访美并且希望与美合影,不过是人的天性使然。能够理解,许多人慕名到“篱苑书屋”的心意,哪怕不一定是为了读书,依然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有的地方在建造人文设施时,可能也有吸引人流、吸纳人气、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量。但是,图书馆毕竟不是旅游景点,其相关配套也乏力于承载景区景点的功能。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篱苑书屋”的业权属于交界河村的全体村民,建筑为“筹款捐赠”和“义务设计”的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公益项目,定位显然不是旅游。170多平方米的面积,有时竟要接待150人以上的客流量,确实“不堪重负” 。这就涉及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之际,人们该如何调整和适应人文发展的状态和心态,更文明、更自信地融入到新的人文环境中。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旅游蓬勃发展。一段时间里,像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损坏文物等不文明旅游现象时有发生,很是“辣人眼睛” ;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现象如今已大为减少,呈现出文明旅游的新风貌。相对于“所见即所得”的旅游,人文场所更讲究浸入式的熏陶、感染,已不是猎奇尝鲜的“到此一游”所能抵达。但是,从“篱苑书屋”的遭遇看,不管是出于从众还是猎奇心理,相对浅表的、外在的旅游心态仍有较大的市场,并没有跟逐渐兴起的人文建设呼应起来,进入到更深层的、更内蕴的精神领域。如果说文明旅游属于社会管理层面的话题,“到图书馆就是为读书”的人文自觉,恐怕就是国民素质提升的更高阶段的要求。没有不文明举止,慕名寻访、拍照留念不算错,但买椟还珠式的旅游与人文设施的功能定位相去甚远,占据资源、造成浪费,实不可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当然也包含文化小康,而文化小康,不仅是文化供给或公共文化服务配套的完善完备,还包括整体国民素质、国民心态的自觉自信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当一座座漂亮的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拔地而起,解决了“有”的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骄傲和自豪的,急切地想去参观;但“有”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对比前后生活的巨大反差而患得患失地张扬阿Q革命成功后的幻想,而是要从容自信地、持续稳健地展现大国国民的精神风貌。从“到此一游”到“到此一读” ,无疑是在更高阶段的再出发。在这方面,从国家政策到各地蓬勃的文化设施建设可以看出,条件已经具备;许多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对于凝聚共识也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或许还有需要探索、有待健全的地方,比如采取的模式、管理的措施、宣传引导的覆盖等。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参与者、共享者;美丽的人文景观,不单要留在照片里,更要浸入心灵,真正成为精神的家园。
上一篇: 如何看待“西游文化”的当代传播?
下一篇: 下乡的文化如何“活起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