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  楠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2016年10月,因为经营不力等原因,北京大学校园内那家与鲁迅先生作品集同名的“野草书店”面临倒闭危机。《北大青年》以《在北大种一棵野草》为题,为野草书店和它的经营者撰写了一篇动情的报道,勾连起无数学子、学者与野草书店相关的回忆。笔者在北大读书多年,从“第三极”“风入松”到如今的“野草”,见证了10年间北大附近几家颇有口碑的实体书店相继(将)倒掉。无独有偶,中国传媒大学等多家高校内,实体书店也相继迎来关张的结局。

实体书店的关张往往成为文化界的现象级话题,常常配搭“国人不读书”“80年代一去不返”等呜呼哀哉的感叹,被建构为时代性的精神危机;而这种关张一旦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则更令关心青年的“好读书”人士和广大实体书店的“情怀党”唏嘘不已。其实比起一间书店亏本消失,人们更感哀伤的是自己曾经的宝贵阅读经验的消逝,和对全社会普遍不再读书的悲观预见——而这种预见,又紧密夹杂着人们自己已经知觉的远离书本、远离阅读的危险体认。鉴于此,笔者想说,比起热络地关心盘点哪家实体书店又倒闭了,不如扪心自问自己最近读了几本书;真正的情怀不只在有可以安心挑书读书的实体书店,而更在于读书本身。

无论是否在大学校园,实体书店的减少恐怕是时代发展的某种必然,但与“阅读行为减少”的担忧不构成必然联系。让我们仍把视线搁置在北大校园,野草书店和与它一墙之隔的中关村电脑城几乎保持着同步的命运:随着网络购物、电商的兴起,早已逝去往日繁华,当年在电脑城摆摊的刘强东早已创办了“京东”。很多网上书店购书折扣大、选择多、递送快,品位也不差,有的网上书店则直接由大型出版社自行经营,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传递好书快讯;而靠谱的电子阅读,不论是图书馆的数据库还是各大网商的电子书券,也都价廉而便捷,有一个kindle之类的阅读终端在手,亦不耽误读书和批注本身,也更对“穷学生”的胃口。尽管实体书店在减少,但大学生和真正的“读书人”,其网络购书量和电子阅读量,以及在图书馆的借阅量,并没有依照“书店情怀”的设想悲观下去。

实体书店的减少也并不直接意味着读书氛围的消失。诚然,书声琅琅、墨香阵阵,一个好的实体书店能够带动个人、家庭和社会热爱阅读的氛围;许多人念念不忘的,也是童年或青年时期泡在小城唯一一处新华书店含英咀华的单纯时光。然而美好的求学岁月结束,在工作繁冗和刷手机流行的今天,我们不该把“不阅读”的“账”算在实体书店减少的头上。阅览室、自习室、读书会……大学校园本就不缺乏阅读空间;在家里,在休息室,在地铁上,在和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只要有阅读与学习的心境,随时随地都可以为自己和家庭打造一间“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亦不能以“知识”的名义高高在上,相关的阅读空间如果不与时俱进,也必然要遭遇市场和时代的淘汰。尽管实体书店的倒闭成了“现象”,但在北京的图书市场,依然有坚挺、甚至更加勃兴的实体书店存在。三联书店24小时不打烊的阅览,第二书房寓教于乐的亲子阅读等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多年来,文化部门也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实体书店及互联网阅读的发展,引导和方便人们好读书、读好书。而反观个别老牌的书店,打折力度没诚意、图书分类混乱、用购书卡提书必到现场,给读者兼消费者造成诸多不便,实在是实体书店自己在“远人”。一些地方部门大力倡导书香阅读,设立社区“阅读空间”,却也做了一些表面文章——笔者曾观察过东城区人民政府在朝阳门附近开设的“阅读空间”,每天下午5点前一定会关门下班,而对于很多市民和家庭来说,下午5点以后正是结束一天工作或学习、开始计划享受阅读的时段。如此阅读空间”便沦为一样摆设,并没有真正服务于市民阅读。

当然,人们由实体书店减少而哀叹不读书,还有另外一重隐忧:电子阅读靠谱么?纸质书才能更好地引导“深阅读”?……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历史”地看: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就对“写作”这种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表示过担忧。他认为用阅读取代“口口相传”的记忆可能最终会使我们变得不再聪明。类似的观点和讨论也曾在印刷媒体和打字机发明后提出过,一如我们今天之于电子阅读的讨论。而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这种阅读与思维方式的改变,尚不见得就会造成人类思维的退化。时代为阅读提供了新的法门,不妨先热情拥抱,以热爱阅读的名义。

还是那句话,真正的情怀在书里。实体书店的倒掉不是重点、也并不可怕,请回归你自己的书目单,看看最近真正读了多少书。




上一篇艺术形式与内容如何双丰收

下一篇玄幻剧扎堆之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