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慧虹 来源于:中国文学网
从曾经的“洛阳纸贵”到遭遇寒冬,经历了20余年阵痛的文学期刊,如今终于开始回暖,重为大众所关注。有资料表明,《人民文学》《花城》《民族文学》《星星》《诗刊》等期刊近年来发行量基本稳定,有的还保持了逐年增长态势。
网络信息化时代尽管使得文学创作与消费越来越趋于平常、平淡,越来越呈现“失焦”状态,但无疑,作为有着一定“年岁”和传统办刊经验的文学期刊,依然在文学成长之路上扮演着忠诚守望者和积极推动者的角色。在此意义上,它的此番再度回归令人欣慰。越是如此,越需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为自己赢得一片新的天地。为此,立足“精”字做文章,对其而言甚为重要。
首先,要有精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文学期刊是传播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过去,一大批文学精品凭借这一载体而广为流传;现在,面对文学逐渐被边缘化、流俗化,尤其需要文学期刊的经营者擦亮双眼、保持定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寻找、引导和打造文学精品。任何时候,文学期刊都要靠精品说话,没有精品,再多样、再快捷的媒体传播,也无法改变文化快餐的本质。文学期刊的经营者有必要经常追问自己:是否为了片面迎合市场而降格以求?是否在每期当中真的给读者呈现出了可资圈点之作?是否在文学精品的生产、传播过程中不断巩固了所载刊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要有精致追求。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者对于文学期刊的诉求,更多还只是基于其所载内容的话,那么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他们在文学期刊消费方面相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本文学期刊,既要有厚重的“内里”,也得有鲜亮的“外表”。也就是说,文学期刊的经营者要从内容到形式努力将文学期刊塑造成艺术品。
再次,要有精到举措。文学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站稳脚跟,必须得培养、造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要有自己的特色,有他人所无法替代的精到之处。为此,文学期刊不妨围绕继承与创新投付努力。举例来说,很多文学期刊都曾搞过奖项评选活动,但《青年作家》与《华西都市报》共同举办的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评选活动有其独特的地方,该奖项旨在奖励和扶持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改变了目前国内缺乏专门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现状,文学期刊借大众强势传媒增强自身影响力提供了成功范式。
社会进步需要文学,文学发展则需文学期刊继续给予鼎力支撑。时代既然再次给了文学期刊重生的机会,那么,我们愿意看到,文学期刊能够不负众望,以做精、做强来回馈读者,也助推文学在创作与传播上不断攀至新高度。
下一篇: 艺术形式与内容如何双丰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