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就爱上时尚)

欢迎访问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就爱上时尚)!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2021-03-12 18:48分类:中国艺术新闻 阅读: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如何看待历史与当下的当代艺术?这无疑是见仁见智的话题。结合今年的一系列当代艺术活动以及近期北京上海新推出的当代艺术展,《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约请部分学者及当代艺术从业者就此进行探讨。

丧失自尊,误入歧途

“当代艺术”有二义:一为当前(现在) 的艺术;一为“当代艺术”,加引号,是特指的名词。就是现在流行所谓“世界性主流艺术”的名称。

“艺术死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二百年前,黑格尔最早提出过(1817年,黑格尔海德堡美学演讲),他是说 “艺术已经走向终结”。它的意思是说艺术是感性形式,它传达真理的功能将为哲学所取代。专家说“终结”德文“der Ausgang”,译为英文“end”,再翻中文,变成“死亡”。其实是简单化。原文的“终结”有双重含义:是阶段性的“终点”,又意味着新的“起点”。

这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美学问题,不是今天的题旨。但我们不应忘记这是西方的文化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各有不同观念,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文化发展的途径与命运。中西最大的差异在分与合。西方的文化主“分”,中国文化主“合”。但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原本也注重整全的智慧,即所谓爱智。后来因知识日增,系统太庞大,无法精专,所以不断分化,而有不断从哲学独立出来的类别,如科学、伦理、政治、心理、逻辑、法律、语言、美学等等。因为“分”,所以西方能不断进步;也因为“分”,所以分崩离析,人文精神无法统御思想与技术;各自独立,各走极端。造成人文世界文化与社会层出不穷的危机。中国因为注重“合”,便不可能有西方物质科学的突飞猛进,也不能产生科技巨大的力量。但因为“合”,所以中国不走极端,不追求强霸,王道而中庸,较稳定和平,可长可久。到了近代中西文化不再孤立隔阂,且已成短兵相接之势。霸胜王败,而有中国之百年来为列强侵侮的痛苦经历与民族自尊自信的大损伤。因为自卑,所以把西方文化奉为圭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全盘西化在中国文化、文学、艺术界取得主流地位,就是西方近代文化在文化上的大胜利。西方说“黄祸”,我们从不曾有“西祸”或“白祸”之说,多么值得深思!

中国艺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开头受到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刺戟,有一个很短的时期,大概在清末到“五四运动”前后,涌现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撞击而创生的文化跃进,清末民初,一长串文化巨人的名字出现于暮气沉沉的中国,其情形与俄国19世纪相似。忽然涌现了普希金、柴可夫斯基、鲍罗廷、莱蒙托夫、果戈理、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列宾、苏里科夫等大艺术家。足以与整个欧洲比美。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有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胡适之、老舍、梁实秋、陈衡恪、闻一多、巴金、钱钟书、傅雷、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冼星海、聂耳、马思聪等艺术家、文豪,构成近现代中国历史光辉的一页。以绘画来看,从清末、民初到红色中国的头十几年,一方面是传统的老树开出新花(如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另一方面是融合中西开创出新局(如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李可染等)。可惜时代风云变色,中国文化艺术应然之路崩毁,而有全盘西化以至沦为附庸,而至走上自我否定的虚无之境而迷途难返。

今天两岸艺术界都同样以成为美国殖民地而沾沾自喜。一个文化大国沦落至此,令人悲慨!陶潜归去来辞说“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迷途已久,至今未觉其非。古人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我们的史已全扭曲了。艺术也可亡国。任何文化皆有优缺点,中国文化也不例外。我们的衰败,主要在自卑,丧失信心与勇气。

“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

西方艺术诞生于欧洲。到十九世纪末有印象主义绘画出现,被指为西方“现代绘画” (modern painting)的开端。印象派回到大自然,面向平凡人生,开展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但重感官轻心灵也埋下隐忧。自此,西方各种主义、流派不断涌出,也开启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这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之现象。当科学变成科技之后,而有“进步主义”之思想,艺术也受传染,追求“先进”。印象主义之后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野兽派、达达主义、欧普、波普、抽象、装置、行为、观念等流派,令人目不暇给。新艺术流派以前卫、先锋、实验等名目,艺坛成为艺术竞技场。二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崛起,遂接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令纽约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之都。一切新奇怪诞之艺术如雨后春笋,统称“当代艺术”。此“当代”两字与过去的“现代”两字一样具有新历史之标帜与意识形态的意义,并不是通常的“现在”或“今天”的意含。所以成为“专有名词”,须加引号。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很多内容来自网络,会造成作者遗失现象。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撤下相关文章。其他网络媒体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上一篇:书画市场“飘绿”仍未见底

下一篇:继往开来成大道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就爱上时尚)

返回顶部